英汉交替传译非流利问题研究--以米歇尔奥巴马演讲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案例语料描述 | 第10页 |
第二节 非流利问题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三节 非流利问题的类型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交替传译实践非流利问题表现形式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非流利停顿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非流利填充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非流利重复 | 第15-16页 |
第四节 自我修正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交替传译实践非流利问题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听辨问题导致的非流利 | 第18-22页 |
一、词汇问题 | 第18-20页 |
二、长句听辨障碍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笔记问题导致的非流利 | 第22-25页 |
一、笔记符号掌握不牢固 | 第22-24页 |
二、笔记信息遗漏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目标语输出困难导致的非流利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非流利问题应对策略 | 第28-40页 |
第一节 针对听辨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28-32页 |
一、提高推测能力 | 第28-30页 |
二、提高意群切分能力 | 第30-31页 |
三、提高关键信息识别能力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针对笔记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32-37页 |
一、完善笔记符号系统 | 第33-35页 |
二、把握笔记原则 | 第35-37页 |
第三节 针对目标语输出困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37-38页 |
一、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 第37-38页 |
二、脱离源语束缚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