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9-22页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6页
 (三) 相关概念界定第16-20页
 (四)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0页
 (五)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课余生活的理论基础及场域分析第22-35页
 (一) 阿格妮丝·赫勒和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第22-26页
 (二) 日常生活中的场所第26-32页
 (三) 日常生活场所间的内在联系第32-35页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35-42页
 (一) 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调查现状说明第35-36页
 (二) 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36-37页
 (三) 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揭示第37-42页
三、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的问题成因分析第42-55页
 (一) 家庭相关资本分析与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第42-49页
 (二) 社会设施设备与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第49-51页
 (三) 学校与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第51-55页
四、改善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的策略第55-60页
 (一) 提高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的重视程度第55-56页
 (二) 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课余生活网络第56-58页
 (三) 提升进城农民工子女自身对课余生活选择的认知度第58-59页
 (四) 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的理论探索力度第59-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1: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第64-66页
附录2:访谈记录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
下一篇:福利三角视域下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研究--以A省S县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