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论文

福利三角视域下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研究--以A省S县D村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7页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 全国老龄化问题严重第11页
  2. 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突出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 改善农村贫困老人生存状况第12-13页
  2. 完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有益探索第13页
  3. 应对农村老龄化现实挑战第13-14页
  4. 理论意义第14页
 三、相关研究与评述第14-17页
  1. 本课题研究近况第14-16页
  2. 现有研究评述第16-17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第17-28页
 一、理论依据第17-20页
  1. 社会排斥理论第17-19页
  2. 福利三角理论第19-20页
 二、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第20-22页
  1. 研究问题第20-21页
  2. 分析框架第21-22页
 三、关键变量与研究假设第22-25页
  1. 关键变量操作第22-25页
  2. 研究假设第25页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概况第25-28页
  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2. 样本概况第26-28页
第三章 原发性贫困——农村贫困老人市场经济排斥第28-38页
 一、基本保障资源弱化——生产资料(土地)排斥第28-32页
  1. 维持生存——土地基本保障作用的厘清第28-29页
  2. 土地保障消解——农村贫困老人的土地排斥第29-31页
  3. 失去土地之后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第31-32页
 二、就业无门——劳动力市场排斥第32-33页
  1. 年龄因素排斥第32页
  2. 健康因素排斥第32页
  3. 技能因素排斥第32-33页
 三、缺乏交换资源——市场交换排斥第33-38页
  1. 收入低下——缺乏交换资源第33-34页
  2. 远离市场——贫困老人“零消费”第34-35页
  3. 生存状态——相对贫困绝对化第35-38页
第四章 继发性贫困——农村贫困老人社会保障排斥第38-45页
 一、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排斥第38-39页
  1. 覆盖面狭窄,保障层次低第38-39页
  2. 制度不规范,操作空间大第39页
  3. 传统保守意识约束第39页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排斥第39-43页
  1. 医疗支付费用效率低下第41页
  2. 农村贫困老人医治疾病意愿不强第41页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陷排斥第41-43页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排斥第43-45页
  1. 政府缺位,养老保险缺乏支持第43-44页
  2. 覆盖对象“逆向选择”排斥第44-45页
第五章 延续性贫困——农村贫困老人社会地位排斥第45-53页
 一、代际交换失衡——家庭(序)排斥第45-49页
  1. 农村老人生活方式与其贫困程度关系第45-47页
  2. 农村贫困老人身体状况与家庭关系第47-48页
  3. 传统伦理递嬗与家庭关系第48-49页
 二、社会资源弱化——社会关系(差)排斥第49-53页
  1. 社会关系存量排斥——邻里关系弱化第49-50页
  2. 社会关系结构排斥——人际网络“双弱”第50页
  3. 社会关系质的排斥——亲属关系疏远第50-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探讨第53-60页
 一、主要结论第53-54页
  1. 农村老年贫困的年龄化第53页
  2. 农村老年贫困的动态化第53页
  3. 农村老年贫困的多元化第53-54页
  4. 农村老年贫困的特殊化第54页
 二、缓解农村老年贫困的路径期待第54-58页
  1. 去市场化分配——政府构建最后保障线第54-56页
  2. 弱化资源排斥——重新建构土地保障作用第56-57页
  3. 消解贫困亚文化状态,构建社会资源体系第57-58页
  4. 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强化基层组织功能第58页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有待研究的问题第58-60页
  1. 创新之处第58-59页
  2. 本项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有待研究的问题第59-6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一 农村贫困老人深度访谈提纲第64-65页
附录二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问卷调查第65-68页
附录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模式及其与“旧农保”比较表第68-69页
附录四 农村贫困老人生存状况照片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本人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和获奖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研究
下一篇:城市化视阈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研究(197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