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8页 |
三、谭盾简介及创作概述 | 第8-11页 |
(一)谭盾简介 | 第8页 |
(二)《女书》简介 | 第8-9页 |
(三)《女书》的创作背景 | 第9-11页 |
第一章 《女书》音乐结构特征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音腔”观念在《女书》中的体现 | 第11-13页 |
一、《女书》音乐主题中的“音腔”结构 | 第11-12页 |
二、西方乐段结构与中国“腔段”形态的交融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女书》中的中西音乐体裁的融合 | 第13-16页 |
一、西方组曲原则与中国联曲体的交融 | 第13-14页 |
二、音乐结构的“解构”与“建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多元配器技法在《女书》中的运用 | 第16-34页 |
第一节 配器布局设计 | 第16-26页 |
一、整体结构的配器布局设计 | 第16-24页 |
二、局部结构的配器布局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个性化配器手法在乐队中的多元体现 | 第26-34页 |
一、色彩性装饰手法在乐队中的运用 | 第27-29页 |
二、个性化音色在乐队中的体现 | 第29-34页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观念在音乐技法中的体现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用中西方文化互文性理论解读谭盾的《女书》创作 | 第34-38页 |
一、互文中的“融合观念”在《女书》创作中的体现 | 第34-37页 |
二、互文中的“分立观念”在《女书》创作中的体现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有机音乐”观念在《女书》创作中的体现 | 第38-42页 |
一、“有机音乐”的概念 | 第38-40页 |
二、“有机音乐”在女书中的体现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中文文献 | 第45-46页 |
外文文献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