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序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情况概述 | 第8-12页 |
(一)欣德米特生平简述 | 第8页 |
(二)欣德米特钢琴创作 | 第8-10页 |
1.早期(各种风格探索时期,1916-1923): | 第9页 |
2.中期(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1924-1933): | 第9页 |
3.晚期(1934 以后,风格综合时期): | 第9-10页 |
(三)《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二、三乐章简析 | 第10-12页 |
1.创作背景 | 第10页 |
2.第一乐章 | 第10页 |
3.第二乐章 | 第10页 |
4.第三乐章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第三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创作分析 | 第12-23页 |
(一)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1.横向结构 | 第12-13页 |
2.纵向结构 | 第13-14页 |
(二)主题与动机 | 第14-16页 |
1.主题Ⅰ与动机 1、2、3 | 第14页 |
2.主题Ⅱ与动机 4 | 第14-15页 |
3.主题Ⅲ与动机 5、6、7 | 第15-16页 |
(三)终止式 | 第16-18页 |
1.弱终止 | 第16-17页 |
2.协和性终止 | 第17页 |
3.线性终止 | 第17-18页 |
(四)调性 | 第18-20页 |
1.关于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 | 第18页 |
2.获得调性的方式 | 第18-19页 |
3.变换调性的方式 | 第19-20页 |
4.模糊或摧毁调性的方式 | 第20页 |
(五)旋律与节奏 | 第20-23页 |
1.旋律 | 第20-22页 |
2.节奏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第三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演奏诠释 | 第23-33页 |
(一)20 世纪前期钢琴音乐概述 | 第23-24页 |
1.钢琴作品的特征 | 第23页 |
2.演奏艺术的发展 | 第23-24页 |
(二)演奏诠释 | 第24-30页 |
1.骨架声部的概念 | 第24-27页 |
2.线性思维的理解 | 第27-28页 |
3.整体风格的把握 | 第28页 |
4.踏板使用的建议 | 第28-30页 |
(三)乐谱记号 | 第30-33页 |
1.速度 | 第30页 |
2.力度 | 第30-32页 |
3.表情记号及其他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