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教师评定与任用论文

关于宫本活动中教师多重角色研究--基于西城少年宫4位教师的质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教师角色的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4-16页
  (一) 宫本活动第14-15页
  (二) 质性研究第15页
  (三) 角色扮演第15页
  (四) 拟剧理论第15-16页
  (五) 教师角色第16页
 五、理论基础第16-17页
  (一) 社会角色理论第16-17页
  (二) 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第17页
 六、研究方法第17-23页
  (一) 研究范式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23页
第二章 教师角色的呈现第23-44页
 一、教师角色扮演的"大舞台"第23-28页
  (一) 环境:四合院里的奇葩第23页
  (二) 舞台:独具特色的宫本活动第23-28页
 二、教师的角色丛第28-44页
  (一) 活动的策划者第28-34页
  (二) 活动的引导者第34-38页
  (三) 活动的评价者第38-39页
  (四) 活动的研究者第39-42页
  (五) 教师角色扮演的流程图第42-44页
第三章 影响教师角色扮演的多重因素第44-53页
 一、校外教育实践方式第44-45页
 二、少年宫资源第45-47页
  (一) 宫本研修活动第45-46页
  (二) 资源环境的影响第46-47页
 三、教师自身角色定位第47-53页
  (一) 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第47-48页
  (二) 教师的自身经历第48-50页
  (三) 教师的教育观念第50-53页
第四章 关于教师角色扮演的思考与建议第53-58页
 一、管理体制与校外教师的角色扮演第53-55页
 二、儿童观、知识观与教师的角色定位第55-56页
 三、教师素质与角色表现第56-58页
第五章 研究反思第58-61页
 一、研究问题的选择第58-59页
 二、研究过程的开展第59页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第59页
 四、研究结论的建构第59-60页
 五、本研究的不足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一、著作类第61页
 二、论文类第61-62页
 三、硕博论文类第62-63页
 四、外文文献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外教育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为例
下一篇: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性建构--兼论女孩、玩具娃娃与教育之间的话语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