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校外教育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一、问题提出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呈现校内外合作发展现状第11页
  (二) 探讨多种资源整合模式第11-12页
  (三) 提供新的理论分析视角第12页
 三、研究综述第12-18页
  (一) 校外教育的研究第12-15页
  (二) "场域"的研究第15-18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8-22页
  (一) 校外教育第18页
  (二) 社会大课堂第18-19页
  (三) 教育场域第19-20页
  (四) 权力关系第20-22页
 五、研究方法第22-24页
  (一) 访谈法第22页
  (二) 文本分析法第22-24页
 六、研究背景第24-26页
  (一) 北京市海淀区校外教育资源基本情况第24页
  (二) 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发展基本情况第24-26页
第二章 社会大课堂场域的关系网络第26-43页
 一、社会大课堂场域中的三类行动主体第26-28页
  (一) "校外活动"提供者——社会资源单位第26-27页
  (二) "校外活动"受益者——中小学校第27-28页
  (三) "校外活动"宏观调控者——政府管理部门第28页
 二、社会资源单位在场域中的位置关系特点第28-35页
  (一) 独特的教育价值第29-31页
  (二) 政府调控贯穿始终第31-32页
  (三) 与中小学校的多种合作模式第32-35页
 三、中小学校在场域中的位置关系特点第35-39页
  (一) 不同的活动需求与能力第35-37页
  (二) 政府调控下的相对公平第37-38页
  (三) 内部行动者的对立竞争第38-39页
 四、政府管理部门在场域中的位置关系特点第39-43页
  (一) 政府对社会大课堂活动开展的有效推动第39-40页
  (二) 政府对场域中"符号暴力"合法性的辩护第40-43页
第三章 社会大课堂场域的权力斗争第43-55页
 一、权力斗争的表现第43-46页
  (一) 社会资源单位掌握话语权第44页
  (二) "重点校"优先享受优质资源第44-45页
  (三) 优质资源单位率先获得良好社会效应第45-46页
 二、权力斗争的成因第46-55页
  (一) 资本是主要竞争手段第46-52页
  (二) 惯习决定其竞争策略第52-55页
第四章 完善社会大课堂场域运作机制的思考与建议第55-59页
 一、落实相关政策第55-57页
 二、制定相关制度第57页
 三、建立公平评价机制第57-59页
第五章 研究反思第59-62页
 一、研究问题的选择第59页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第59-60页
 三、研究理论的运用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一、著作类第62-63页
 二、论文类第63页
 三、硕博论文类第63页
 四、外文文献第63-64页
 五、内部资料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的城市化与打工子弟学校的前途--以北京HA打工子弟学校为个案
下一篇:关于宫本活动中教师多重角色研究--基于西城少年宫4位教师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