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缩略词表 | 第5-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 苹果及其采后损失 | 第8-9页 |
2 苹果青霉病及其控制 | 第9-10页 |
2.1 物理方法 | 第9页 |
2.2 化学方法 | 第9-10页 |
2.3 生物防治 | 第10页 |
3 SA及其类似物对果实采后抗病性的诱导及其机理 | 第10-12页 |
4 SA及其类似物诱导果实抗病性机理 | 第12-16页 |
4.1 果实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 | 第12-13页 |
4.2 激活苯丙烷代谢 | 第13-14页 |
4.3 启动活性氧代谢 | 第14-15页 |
4.4 能量代谢在果蔬抗病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5 诱导抗病的Priming效应 | 第16-19页 |
1.前言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0页 |
2.2 方法 | 第20-27页 |
2.2.1 果实处理 | 第20页 |
2.2.2 孢子悬浮液配制 | 第20-21页 |
2.2.3 损伤接种 | 第21页 |
2.2.4 取样 | 第21页 |
2.2.5 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5.1 ATP、ADP和AMP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2.5.2 ATP、ADP和AMP制作标准曲线 | 第21页 |
2.2.5.3 能荷水平的计算 | 第21-22页 |
2.2.5.4 果实线粒体的提取 | 第22页 |
2.2.5.5 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2.2.5.6 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的观察 | 第23页 |
2.2.6 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细胞膜完整性及ROS代谢的影响 | 第23-25页 |
2.2.6.1 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2.6.2 ROS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6.3 ROS代谢关键酶活测定 | 第24-25页 |
2.2.6.4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2.2.6.5 果实细胞中ROS染色观察 | 第25页 |
2.2.7 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7.1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7.2 木质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2.8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2.9 数据统计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3.1 BTH处理对损伤接种果实病斑面积的抑制 | 第27页 |
3.2 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 第27-31页 |
3.2.1 对ATP、ADP和AMP含量及EC水平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2 对CCO、SDH、H~+-ATPase和Ca_(2+)-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3 对果皮下组织细胞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细胞膜完整性及ROS代谢的影响 | 第31-35页 |
3.3.1 对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 对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3.3 对NOX、SOD、CAT及APX活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4 对POD和PPO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3.3.5 对苹果组织中ROS积累的观察 | 第34-35页 |
3.4 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1 对PAL活性及木质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附图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