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材、课本论文

《中文听说读写》与《体验汉语基础教程》话题选编比较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缘起第10-11页
    1.2 研究对象第11-12页
    1.3 研究概况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两套教材的话题分布及呈现方式第15-22页
    2.1 两套教材的话题分布状况第15-19页
        2.1.1 话题分类的参照依据第15-16页
        2.1.2 《中文听说读写》的话题项目范围及分类第16-17页
        2.1.3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的话题项目范围及分类第17-18页
        2.1.4 两套教材的话题分布比较第18-19页
    2.2 两套教材的话题呈现方式第19-22页
        2.2.1 《中文听说读写》的话题呈现方式第19-20页
        2.2.2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的话题呈现方式第20-21页
        2.2.3 两套教材的话题呈现方式比较第21-22页
第三章 两套教材与话题相关的功能项目及文化内容第22-32页
    3.1 两套教材与话题相关的功能项目编排第22-28页
        3.1.1 话题与功能项目的关系第22-23页
        3.1.2 《中文听说读写》话题的具体功能项目及复现状况第23-25页
        3.1.3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话题的具体功能项目及复现状况第25-27页
        3.1.4 两套教材话题中的具体功能项目及复现状况比较第27-28页
    3.2 两套教材与话题相关的文化内容编排第28-32页
        3.2.1 《中文听说读写》与话题相关的文化内容第28-30页
        3.2.2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与话题相关的文化内容第30-31页
        3.2.3 两套教材与话题相关的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第31-32页
第四章 两套教材话题内容的情境设计第32-41页
    4.1 两套教材中言语交际主体设计的对比第32-35页
        4.1.1 《中文听说读写》中的言语交际主体设计第32-33页
        4.1.2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中的言语交际主体设计第33页
        4.1.3 两套教材的言语交际主体比较第33-35页
    4.2 两套教材的言语交际场景设计第35-41页
        4.2.1 言语交际的分类第36页
        4.2.2 《中文听说读写》的环境受定言语交际及其场景第36-37页
        4.2.3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的环境受定言语交际及其场景第37-39页
        4.2.4 两套教材的环境受定言语交际比较第39-41页
第五章 总结和建议第41-49页
    5.1 《中文听说读写》话题选编的特色与不足第41-44页
    5.2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话题选编的特色与不足第44-45页
    5.3 对国别化初级汉语教材课文话题选编的建议第45-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部分结扎颈总动脉诱导ApoE基因敲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mTOR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斯钙素1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PI3K/Akt/eNOS通路在其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