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2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理论综述第8-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第12-22页
    1.1 冯定从多维度探寻“人的学习”第12-14页
        1.1.1 从人学维度探寻“人的生成”第12-13页
        1.1.2 从真理维度探寻“人的认识”第13-14页
        1.1.3 从应用哲学维度探寻“人的行为”第14页
    1.2 冯定对“适应性”学习的构想第14-17页
        1.2.1 从“现实的人”设计大众教育第14-15页
        1.2.2 从“平凡的真理”设计理论学习第15-16页
        1.2.3 从“现实生活”设计实践教育第16-17页
    1.3 探寻具有“适应性”特征的教育方法第17-22页
        1.3.1 冯定之前的“灌输法”思想第17-18页
        1.3.2 冯定对“灌输法”思想的拓展第18-22页
第二章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核心因素与方法内涵第22-32页
    2.1 核心因素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向多领域的渗透第22-24页
        2.1.1 人生观的政治意识渗透与价值引导第22-23页
        2.1.2 世界观的政治意识渗透与价值引导第23-24页
    2.2 核心因素之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工作相结合第24-26页
        2.2.1 思想品德在生活中的内化第24-25页
        2.2.2 思想品德在工作中的外化第25-26页
    2.3 核心因素之综合:社会生活中的自化与自成第26-27页
        2.3.1 因需选择教育资源第26页
        2.3.2 在社会实践中生成价值第26-27页
    2.4 方法内涵:分化与综合的社会化教育方法第27-32页
        2.4.1 强调协同效应的理论框架第27-28页
        2.4.2 强调在实践中生成价值的政治教育第28-29页
        2.4.3 通过在体验中生成价值的方法论思想第29-32页
第三章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当代意义第32-38页
    3.1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当代的启示第32-33页
        3.1.1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第32-33页
        3.1.2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第33页
    3.2 冯定对教育资源重合度的配置第33-35页
        3.2.1 重新定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地位第34页
        3.2.2 重新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第34-35页
    3.3 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实践第35-38页
        3.3.1 主客体互动的实践教育第36页
        3.3.2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网络教育第36-38页
结语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42-44页
附录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路径探析
下一篇: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