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及意义第15-25页
    1.1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相关内涵界定第15-20页
        1.1.1 友善第15-16页
        1.1.2 友善价值观第16-17页
        1.1.3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17-19页
        1.1.4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第19-20页
    1.2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意义第20-25页
        1.2.1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0-21页
        1.2.2 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第21-22页
        1.2.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第22页
        1.2.4 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第22-25页
第二章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5页
    2.1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2.1.1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存在利己性、实用性第25-26页
        2.1.2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层面存在知行脱离倾向第26-27页
    2.2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2.2.1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目标不够清晰第27页
        2.2.2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方法不够恰当第27-28页
        2.2.3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措施不够到位第28-29页
        2.2.4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第29-30页
    2.3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5页
        2.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带来冲击第30-31页
        2.3.2 学校对友善价值观培育力度不够第31-33页
        2.3.3 家庭对友善价值观培育存在忽视现象第33-34页
        2.3.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4-35页
第三章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第35-45页
    3.1 重视友善社会氛围的熏陶作用第35-37页
        3.1.1 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友善社会氛围第35-36页
        3.1.2 提升传统友善交往理念,赋予友善新内涵第36页
        3.1.3 树立友善典型,强化友善正能量第36-37页
        3.1.4 建立完善的友善回报和友善回应机制第37页
    3.2 突出高校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导作用第37-41页
        3.2.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提高认知水平第37-39页
        3.2.2 强化落实实践,提升友善培育实效性第39-40页
        3.2.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素质建设,提升育人效果第40页
        3.2.4 建设校园友善文化,重视其育人功能第40-41页
        3.2.5 重视生态友善教育,体现时代性第41页
    3.3 注重家庭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作用第41-42页
        3.3.1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友善价值观培育理念第41-42页
        3.3.2 家长要注重营造友善的家庭氛围第42页
    3.4 发挥大学生自我友善培育的主体作用第42-45页
        3.4.1 自我学习,强化对友善价值观的认知第43页
        3.4.2 知行合一,将友善融入生活实践第43页
        3.4.3 自我改造,在反思中增强友善价值观念第43-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49-51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51-53页
附录2 问卷结果汇总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下一篇: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