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路径探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概述第15-23页
    1.1 文化自觉第15-18页
        1.1.1 文化自觉的内涵第15-16页
        1.1.2 文化自觉的特征第16-17页
        1.1.3 文化自觉的意义第17-18页
    1.2 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第18-19页
        1.2.1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第18页
        1.2.2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特征第18-19页
    1.3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意义第19-23页
        1.3.1 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的内在动力第19-21页
        1.3.2 提升大学文化引领功能的重要体现第21页
        1.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第21-23页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第23-33页
    2.1 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内容中存在的不足第23-26页
        2.1.1 文化自觉培养内容针对性不强,对传统文化价值认知不足第23-24页
        2.1.2 文化自觉培养内容时代性不够,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第24-25页
        2.1.3 文化自觉培养内容引导性不足,对主流文化缺乏认同第25-26页
    2.2 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方式中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6-29页
        2.2.1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滞后,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学科基础薄弱第26-27页
        2.2.2 人文素质课程不够,造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第27-28页
        2.2.3 对新媒体运用不足,造成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环境的冲击第28-29页
    2.3 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机制中存在的缺陷第29-33页
        2.3.1 偏重“硬环境”建设,淡化大学精神的培育和践行第29-30页
        2.3.2 缺少顶层设计,导致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体制不够完善第30页
        2.3.3 忽视理念创新,导致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缺乏前瞻性第30-32页
        2.3.4 师资队伍结构需要改善,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能力有待提高第32-33页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选择第33-43页
    3.1 文化自信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重要前提第33-36页
        3.1.1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第33-35页
        3.1.2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增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鉴别第35页
        3.1.3 “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可第35-36页
    3.2 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第36-40页
        3.2.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提供学科支撑第37-38页
        3.2.2 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修养第38页
        3.2.3 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修养第38-39页
        3.2.4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教师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引领能力第39-40页
    3.3 大学精神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灵魂第40-43页
        3.3.1 弘扬民主精神,为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提供体制保障第40页
        3.3.2 弘扬科学精神,为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营造学术氛围第40-41页
        3.3.3 弘扬人文精神,为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创造文化环境第41-42页
        3.3.4 弘扬创新精神,为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提供发展动力第42-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发表论文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探析
下一篇:冯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