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小结 | 第14-15页 |
2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19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7页 |
2.1.1 系统功能要求 | 第15-16页 |
2.1.2 技术指标 | 第16页 |
2.1.3 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2.2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2.2.1 设计构想 | 第17页 |
2.2.2 系统结构 | 第17-18页 |
2.3 小结 | 第18-19页 |
3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 第19-34页 |
3.1 核心控制器与气体传感器的选型 | 第19-20页 |
3.1.1 核心控制器的选型 | 第19页 |
3.1.2 气体传感器的选型 | 第19-20页 |
3.2 Atmega325的最小系统设计 | 第20-23页 |
3.2.1 电源电路 | 第20-22页 |
3.2.2 时钟电路 | 第22页 |
3.2.3 复位电路 | 第22页 |
3.2.4 ISP接口电路 | 第22-23页 |
3.3 信号采集及处理电路 | 第23-28页 |
3.3.1 CO_2信号采集电路 | 第23-24页 |
3.3.2 O_2信号采集电路 | 第24-26页 |
3.3.3 C_2H_4信号采集电路 | 第26-27页 |
3.3.4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 | 第27-28页 |
3.3.5 电池电压信号采集电路 | 第28页 |
3.4 USB与串口UART转换电路 | 第28-29页 |
3.5 人机交互部分电路 | 第29-31页 |
3.5.1 键盘电路 | 第29-30页 |
3.5.2 EzUH液晶显示电路 | 第30-31页 |
3.5.3 声报警电路 | 第31页 |
3.6 气泵驱动电路 | 第31-33页 |
3.7 小结 | 第33-34页 |
4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 第34-49页 |
4.1 系统软件框图 | 第34页 |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34-35页 |
4.3 EzUH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 第35-38页 |
4.4 键盘扫描子模块 | 第38页 |
4.5 蜂鸣器模块 | 第38-39页 |
4.6 中断处理程序子模块 | 第39-44页 |
4.6.1 电池电压A/D转换子模块 | 第39-41页 |
4.6.2 O_2、C_2H_4浓度A/D转换子模块 | 第41-42页 |
4.6.3 CO_2浓度检测及补偿子模块 | 第42-43页 |
4.6.4 温度检测模块 | 第43-44页 |
4.7 误差补偿算法 | 第44-45页 |
4.8 温度补偿算法 | 第45-46页 |
4.9 串口通信子模块 | 第46-47页 |
4.9.1 SPI串口通信 | 第46页 |
4.9.2 USART串口通信 | 第46-47页 |
4.10 气泵控制模块 | 第47-48页 |
4.1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8页 |
4.12 小结 | 第48-49页 |
5 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49-61页 |
5.1 试验条件 | 第49页 |
5.2 系统调试 | 第49-52页 |
5.2.1 硬件调试 | 第49-51页 |
5.2.2 软件调试 | 第51-52页 |
5.3 气体检测仪校准 | 第52-54页 |
5.3.1 空气校准 | 第52-53页 |
5.3.2 标气校准 | 第53-54页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60页 |
5.4.1 误差补偿算法试验验证 | 第55-56页 |
5.4.2 温度补偿算法试验验证 | 第56-58页 |
5.4.3 对比试验 | 第58-60页 |
5.5 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创新点 | 第62页 |
6.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