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立异点 | 第13-16页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4 理论依据与价值分析 | 第17-25页 |
·中学美术课程目标的要求 | 第17-18页 |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 第17页 |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发展的要求 | 第17-18页 |
·女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及体现 | 第18-21页 |
·女性自身的优越性 | 第18-21页 |
·女性自然属性 | 第18-19页 |
·知识储备方式 | 第19页 |
·情感语言表达方式 | 第19-20页 |
·肢体语言表达方式 | 第20-21页 |
·女性美术教师优越性在学习领域中的体现 | 第21-22页 |
·“造型·表现”领域 | 第21页 |
·“设计·应用”领域 | 第21页 |
·“欣赏·评述”领域 | 第21-22页 |
·“综合·探索”领域 | 第22页 |
·挖掘女性教师优越性的目的 | 第22-25页 |
·提高女性教师自我认识 | 第22-23页 |
·增强个性化教学 | 第23页 |
·实现课程创新 | 第23-24页 |
·发挥学科优势 | 第24-25页 |
5 中学女性美术教师现状及分析 | 第25-35页 |
·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 第25-28页 |
·美术课喜好情况 | 第25页 |
·男女老师喜好程度情况 | 第25-26页 |
·教材内容兴趣爱好情况 | 第26页 |
·教学方式喜好推崇情况 | 第26-27页 |
·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 | 第27页 |
·知识接受程度情况 | 第27页 |
·肢体语言接受程度情况 | 第27-28页 |
图 5.1.5、5.1.6、5.1.7 情况对比分析 | 第28页 |
·男女性别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男女教师的教学体验 | 第28-29页 |
·情感体验 | 第28-29页 |
·成就体验 | 第29页 |
·男女教师的知识储备与发展情况分析 | 第29-33页 |
·男女教师知识储备情况 | 第30-31页 |
·男女教师知识发展情况 | 第31-33页 |
·女性教师优越性发挥的现实阻碍 | 第33-35页 |
·社会因素 | 第33页 |
·自身因素 | 第33-35页 |
·教师职业特点的影响 | 第33-34页 |
·深化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34页 |
·各种角色的相互冲突 | 第34页 |
·时间和空间的冲突 | 第34页 |
·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限制 | 第34-35页 |
6 阻碍女性教师优越性发挥的应对措施 | 第35-38页 |
·提高社会、家庭、学校的认识 | 第35页 |
·倡导社会关注 | 第35页 |
·优化家庭分工 | 第35页 |
·放宽学校政策 | 第35页 |
·提高自身素质 | 第35-38页 |
·勤于学习,提升自信 | 第35-36页 |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 第36-37页 |
·塑造形象,提升魅力 | 第37-38页 |
7 结语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1 | 第43-44页 |
附录 2 | 第44-45页 |
附件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