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怀来方言词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研究思路、方法、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论文材料来源、发音人情况 | 第11页 |
(一) 论文材料来源 | 第11页 |
(二) 发音人情况 | 第11页 |
四、怀来方言概况 | 第11-16页 |
(一) 怀来地理人口概况及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1) 怀来地理人口概况 | 第11-12页 |
(2) 怀来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二) 怀来方言概况 | 第13-14页 |
(三) 怀来方言声韵调系统 | 第14-16页 |
(1) 声母 | 第14-15页 |
(2) 韵母 | 第15页 |
(3) 声调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怀来方言词汇的词形特点 | 第16-37页 |
一、音节数量与普通话不同 | 第16-19页 |
(一) 方言是单音节词普通话是双音节词 | 第16-17页 |
(二) 方言是双音节词普通话是单音节词 | 第17页 |
(三) 方言是双音节词普通话是多音节词 | 第17-18页 |
(四) 方言是多音节词普通话是双音节词 | 第18-19页 |
二、构词语素与普通话有异 | 第19-32页 |
(一) 语素选择差异 | 第19-22页 |
(二) 语素顺序差异 | 第22页 |
(三) 词缀的差异 | 第22-30页 |
(四) 分音词 | 第30-32页 |
三、造词理据的不同 | 第32-37页 |
(一) 直接命名 | 第32-34页 |
(二) 曲折命名 | 第34-37页 |
第二章 怀来方言词汇词义的特点 | 第37-43页 |
一、词汇意义与普通话不同 | 第37-39页 |
(一) 形同义异 | 第37-39页 |
(二) 义同形异 | 第39页 |
二、语法意义与普通话有异 | 第39-41页 |
(一) 词的兼类 | 第39-40页 |
(二) 搭配意义有异 | 第40-41页 |
三、色彩意义的不同 | 第41-43页 |
(一) 褒贬色彩的差异 | 第41页 |
(二) 风格色彩的差异 | 第41-42页 |
(三) 形象色彩的差异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怀来方言词汇的词源探究 | 第43-54页 |
一、承传词 | 第43-48页 |
二、变异词 | 第48-50页 |
三、创新词 | 第50-52页 |
四、借用词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怀来方言词汇表 | 第60-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6页 |
后记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