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交际中信息差的成因及调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Contents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8页 |
|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 1.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 2.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 (二) 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17页 |
| 1.选题原因 | 第17页 |
| 2.选题意义 | 第17页 |
| (三) 语料来源 | 第17页 |
| (四)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 一 汉语口语交际中信息差的性质与类型 | 第18-23页 |
| (一) 汉语口语交际中信息差的性质 | 第18-20页 |
| 1.动态性 | 第19页 |
| 2.附着性 | 第19页 |
| 3.临时性 | 第19-20页 |
| (二) 汉语口语交际中信息差的类型 | 第20-23页 |
| 1.耗损型信息差 | 第20-21页 |
| 2.冗余型信息差 | 第21页 |
| 3.改值型信息差 | 第21-23页 |
| 二 汉语口语交际中信息差成因的综合分析 | 第23-36页 |
| (一) 语言系统内部原因 | 第23-29页 |
| 1.语音层面原因 | 第23-25页 |
| 2.词汇层面原因 | 第25-27页 |
| 3.语法层面原因 | 第27-29页 |
| (二) 语言系统外部原因 | 第29-36页 |
| 1.信息差异方面原因 | 第29-32页 |
| 2.语境方面原因 | 第32-36页 |
| 三 汉语口语交际中信息差的调控 | 第36-46页 |
| (一) 调控策略 | 第36-41页 |
| 1.合作原则下的语言系统内部调控策略 | 第36-38页 |
| 2.关联理论下的语言系统外部调控策略 | 第38-41页 |
| (二) 信息回馈机制的综合运用 | 第41-46页 |
| 1.信息回馈机制 | 第41-44页 |
| 2.信息回馈策略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