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粉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红枣的概述 | 第13-16页 |
·红枣的起源、分布及产量 | 第13-14页 |
·红枣的营养价值 | 第14页 |
·红枣的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红枣的加工开发现状 | 第15-16页 |
·果蔬粉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果蔬粉开发优势 | 第16-17页 |
·果蔬粉及其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7页 |
·红枣粉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红枣粉加工现状 | 第17-18页 |
·红枣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立项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立项背景 | 第19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鲜枣品质分析及加工特性研究 | 第20-30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不同品种鲜枣品质性状分析 | 第21页 |
·鲜枣干燥特性研究 | 第21-22页 |
·鲜枣品种对枣粉物性的影响 | 第22页 |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感官性状分析 | 第23页 |
·营养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七种鲜枣制干性能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枣粉物性测定结果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红枣全粉加工工艺研究 | 第30-43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0-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药品与试剂汤炀 | 第3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4页 |
·工艺流程 | 第31页 |
·干燥试验 | 第31页 |
·红枣磨粉试验 | 第31页 |
·红枣全粉抗结块试验 | 第31-33页 |
·红枣全粉冲调稳定性研究 | 第33页 |
·红枣全粉冲调试验 | 第33-34页 |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干燥方式的比较 | 第34-35页 |
·干枣水分含量对结块的影响 | 第35-36页 |
·磨粉环境湿度对结块的影响 | 第36-37页 |
·磨粉环境温度对结块的影响 | 第37页 |
·红枣全粉抗结剂试验结果 | 第37-40页 |
·复合稳定剂优化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红枣全粉冲调水温、水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红枣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 第43-5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8页 |
·红枣晶加工工艺的研究 | 第43-46页 |
·红枣粉加工工艺的研究 | 第46-47页 |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红枣汁浸提试验结果 | 第48-50页 |
·红枣汁浓缩条件优选 | 第50-51页 |
·赋形物的确定 | 第51-52页 |
·枣渣处理方式的选择 | 第52页 |
·红枣晶配方设计 | 第52-53页 |
·干燥条件的选择 | 第53-54页 |
·红枣粉干燥方式的确定 | 第54-57页 |
·助干剂复配试验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5 复合枣粉配方设计及工艺研究 | 第59-73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3页 |
·配方 1 的研究 | 第59-61页 |
·配方 2 的研究 | 第61-62页 |
·真空干燥法加工工艺研究 | 第62-63页 |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助干剂的确定 | 第63-64页 |
·配方 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64-65页 |
·配方 1 正交优化试验 | 第65-66页 |
·配方 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配方 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6 红枣粉贮藏稳定性研究 | 第73-82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73-74页 |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7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73-74页 |
·试验方法 | 第74-75页 |
·抑菌方式对红枣粉贮藏的影响 | 第74页 |
·不同处理对红枣粉贮藏品质的影响 | 第74-75页 |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1页 |
·抑菌方式对红枣粉细菌总数的影响 | 第75页 |
·贮藏过程中红枣粉理化品质的变化 | 第75-80页 |
·贮藏过程中红枣粉感官品质的变化 | 第80-81页 |
·讨论 | 第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7 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 第82-90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82页 |
·试验材料 | 第8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8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82页 |
·试验方法 | 第82-84页 |
·工艺流程 | 第82-83页 |
·操作要点 | 第83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83页 |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83-84页 |
·枣渣及 SDF 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 第84页 |
·枣渣膳食纤维持水性和溶胀性的测定 | 第84页 |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8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4-89页 |
·纤维素酶添加量对得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酶解时间对得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酶解温度对得率的影响 | 第86页 |
·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响应面分析 | 第86-89页 |
·酶法制备纤维的营养分析 | 第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