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0. 绪论 | 第13-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贡献及不足 | 第16-17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国外最低工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国内最低工资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 经济学有关最低工资的主要理论 | 第23-32页 |
·最低工资的决定 | 第23-25页 |
·古典工资理论 | 第23-24页 |
·马克思最低工资理论 | 第24-25页 |
·最低工资的影响 | 第25-31页 |
·完全竞争理论 | 第25-26页 |
·两部门理论 | 第26-28页 |
·冲击理论 | 第28-30页 |
·效率工资理论 | 第30-31页 |
·最低工资理论的思考 | 第31-32页 |
3. 最低工资变动的理论分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 第32-45页 |
·劳动力价值的变动 | 第32-33页 |
·劳动力必需生活资料的增长 | 第33-34页 |
·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 | 第34-35页 |
·实际工资的偏离 | 第35-43页 |
·通胀的影响 | 第35-36页 |
·短期内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劳动力需求量的周期性影响 | 第37-41页 |
·周期内生活资料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形 | 第38-40页 |
·周期内生活资料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形 | 第40-41页 |
·劳动力价值与生产过剩 | 第41-43页 |
·马克思工资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 | 第43-45页 |
4. 国外最低工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45-52页 |
·最低工资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45-46页 |
·国外最低工资的发展现状 | 第46-51页 |
·美国 | 第46-48页 |
·印度 | 第48-49页 |
·巴西 | 第49页 |
·泰国 | 第49-50页 |
·韩国 | 第50-51页 |
·国外最低工资的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5. 最低工资的中国实践 | 第52-62页 |
·中国最低工资的发展 | 第52-56页 |
·最低工资制度的确立 | 第52页 |
·最低工资的适度性 | 第52-54页 |
·最低工资的调整 | 第54-56页 |
·中国最低工资的实践效果 | 第56-60页 |
·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及民工荒的解决 | 第56-57页 |
·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57-58页 |
·最低工资的提高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第58-59页 |
·劳动者消费的增长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59-60页 |
·中国最低工资实践评述 | 第60-62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最低工资的上涨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62页 |
·市场本身存在缺陷,政府应积极干预 | 第62-63页 |
·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顺势而为,延续最低工资的上涨 | 第63页 |
·增加最低工资调整的频度,跑赢通货膨胀率 | 第63-64页 |
·适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 第64页 |
·积极应对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 第64-65页 |
·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培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