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目录 | 第12-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5-20页 |
·现实背景 | 第15-18页 |
·理论背景 | 第18-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20-23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理论意义 | 第25页 |
·现实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网络课程的普适设计诉求 | 第26-43页 |
·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网络课程 | 第26-27页 |
·普适设计(Universal Design) | 第27页 |
·学习的普适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 第27-28页 |
·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8-29页 |
·网络课程的普适设计现状 | 第29-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研究工具 | 第31-32页 |
·测试人员 | 第32-33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设计人员的普适设计意识 | 第39-42页 |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研究工具 | 第40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研究定位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网络课程普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 第43-53页 |
·普适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普适设计的策略 | 第44-53页 |
·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 | 第45-49页 |
·提供多样化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 第49-51页 |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参与方式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网络课程的普适设计要素 | 第53-68页 |
·界面设计 | 第53-58页 |
·页面结构 | 第53-54页 |
·页面尺寸 | 第54-56页 |
·导航 | 第56-57页 |
·色彩 | 第57-58页 |
·信息表征 | 第58-64页 |
·文本 | 第58-59页 |
·图像 | 第59-61页 |
·动画 | 第61-62页 |
·音频 | 第62页 |
·视频 | 第62-64页 |
·交流沟通 | 第64-66页 |
·学习者与教师的交流沟通 | 第64-65页 |
·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 | 第65-66页 |
·学习支持 | 第66-68页 |
·导学 | 第66页 |
·助学 | 第66-67页 |
·促学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网络课程的普适开发实例 | 第68-80页 |
·网络课程普适开发的实现方法与开发流程 | 第68-70页 |
·网络课程普适开发的实现方法 | 第68-69页 |
·网络课程普适开发的流程 | 第69-70页 |
·网络课程的普适开发实现要求 | 第70-71页 |
·开发技术要求 | 第70页 |
·用户终端要求 | 第70-71页 |
·网络课程的普适开发实例——《外国文学史》 | 第71-80页 |
·《外国文学史》课程介绍 | 第71-72页 |
·《外国文学史》网络课程的普适设计与开发 | 第72-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3页 |
·研究总结 | 第80-8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0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80-81页 |
·未来的研究 | 第81-82页 |
·结束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93页 |
附录1 网络课程普适设计核查表 | 第85-86页 |
附录2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人员普适设计意识调查问卷 | 第86-88页 |
附录3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人员的普适设计意识调查问卷结果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