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回顾及评述 | 第10-14页 |
·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外有关柔性理论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柔性理论 | 第17-18页 |
·柔性的定义及其作用 | 第17-18页 |
·柔性的基本特征 | 第18页 |
·系统理论 | 第18-21页 |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系统论的基本规律 | 第19-20页 |
·复杂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内部审计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内部审计行为的涵义 | 第21页 |
·内部审计行为的特征 | 第21-22页 |
·权变理论 | 第22-25页 |
·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2-24页 |
·权变管理的特征 | 第24-25页 |
第3章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及其柔性 | 第25-32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 | 第25-26页 |
·公司内部审计 | 第25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及其特征 | 第25-26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 | 第26-30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内涵 | 第26-28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分类 | 第28-30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与刚性 | 第30-32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刚性 | 第30-31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与刚性的互动关系 | 第31-32页 |
第4章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机理及运行机制 | 第32-42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环境分析 | 第32-35页 |
·主体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客体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动力 | 第35-38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动力的内涵 | 第35-36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动力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动力的模型分析 | 第37-38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生成机理 | 第38-39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运行机制 | 第39-42页 |
·平衡管理机制 | 第39-40页 |
·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 第40页 |
·相机管理机制 | 第40-42页 |
第5章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测度和最优抉择 | 第42-51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测度 | 第42-48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测度原则 | 第42-43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测度的定性指标 | 第43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测度模型 | 第43-48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最优抉择 | 第48-51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最优抉择的涵义 | 第48-49页 |
·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最优抉择模型 | 第49-51页 |
第6章 改善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策略 | 第51-60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的机制保障 | 第51-52页 |
·实施内部审计战略环境分析,有效辨识系统柔性 | 第52-53页 |
·促进内部审计资源与能力耦合,实现系统柔性的有效整合 | 第53-54页 |
·强化内部审计评价机制,追踪管理系统柔性的效能 | 第54-57页 |
·创新内部审计模式,提升审计战略决策效率 | 第57-58页 |
·培育基于柔性的内部审计文化,协调内部审计行为 | 第58-60页 |
结束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