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题意义 | 第1页 |
2. 前人研究成果 | 第7-18页 |
2.1 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和字形的作用 | 第7-8页 |
2.2 关于汉语母语者对汉字认知的研究 | 第8-14页 |
2.2.1 汉语母语熟练阅读者对汉字的认知 | 第9-12页 |
2.2 1.1汉字语义通达进程中形、音信息发挥的作用 | 第9页 |
2.2.1.2 关于声旁规则性效应和一致性效应 | 第9-11页 |
2.2.1.3 关于形旁在汉字语意提取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2.2.1.4 关于声旁和形旁在汉字通达中作用的比较 | 第12页 |
2.2.2 汉语儿童对形声字认知的发展过程 | 第12-14页 |
2.3 关于留学生形声字学与教的研究 | 第14-18页 |
2.3.1 留学生形声字习得和认知的研究 | 第14-16页 |
2.3.2 形声字教学的研究 | 第16-18页 |
3.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3.1 关于印尼学生对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则性意识的研究假设 | 第18页 |
3.2 关于印尼学生对形声字形旁表意意识的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4. 实验一 | 第19-27页 |
4.1 目的 | 第19页 |
4.2 方法 | 第19-27页 |
4.2.1 被试 | 第19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4.2.4 实施程序 | 第21页 |
4.2.5 结果 | 第21-24页 |
4.2.6 讨论 | 第24-26页 |
4.2.7 结论 | 第26-27页 |
5. 实验二 | 第27-34页 |
5.1 目的 | 第27页 |
5.2 方法 | 第27-34页 |
5.2.1 被试 | 第27页 |
5.2.2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5.2.3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5.2.4 实施程序 | 第28-29页 |
5.2.5 结果 | 第29-31页 |
5.2.6 讨论 | 第31-33页 |
5.2.7 结论 | 第33-34页 |
6. 印尼学生声旁表音意识和形旁表意识发展进程的比较 | 第34-35页 |
7. 对教学的启示 | 第35-39页 |
7.1 不同的汉字学习阶段教学应有不同的重点 | 第35-36页 |
7.2 声旁教学和形旁教学应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方法 | 第36-39页 |
7.3 不同的汉字学习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 第39页 |
8. 余论 | 第39-40页 |
9.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10. 附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