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水产品中亚硝胺含量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2页 |
·腌制水产品的亚硝胺及其危害 | 第14-15页 |
·亚硝胺的来源及生成机理 | 第15-16页 |
·亚硝胺含量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交互作用对亚硝胺含量的影响 | 第17页 |
·亚硝胺抑制剂 | 第17-20页 |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创新点 | 第20-22页 |
·立题依据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亚硝胺与硝盐添加量相关性的研究 | 第22-35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2-23页 |
·实验原料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检测法 | 第23-24页 |
·亚硝胺检测法 | 第24-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样品中硝酸盐转化率 | 第26-29页 |
·亚硝酸盐含量与亚硝胺生成量的关系 | 第29-31页 |
·潜在亚硝胺含量计算公式 | 第31-32页 |
·食品中潜在亚硝胺含量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快速测定硝酸盐含量方法的研究 | 第35-42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材料与处理方法 | 第36页 |
·特征点选取与绘制标准曲线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KN0_3 标准曲线 | 第37-38页 |
·建立模型 | 第38-39页 |
·模型验证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天然亚硝胺抑制剂的研究 | 第42-55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3页 |
·实验原料 | 第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样品处理 | 第44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44页 |
·正交实验 | 第44-45页 |
·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 第45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料液比对竹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 第45-46页 |
·乙醇浓度对竹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 第46-47页 |
·微波功率对竹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 第47-48页 |
·提取时间对竹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 第48-49页 |
·正交实验 | 第49-50页 |
·竹叶黄酮粗提取的制备 | 第50-51页 |
·竹叶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 | 第51-52页 |
·竹叶提取物对亚硝胺的抑制作用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亚硝胺抑制剂抑制机理及应用研究 | 第55-63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55-57页 |
·主要材料 | 第55-56页 |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56-57页 |
·供试菌种 | 第57页 |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 | 第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菌种悬液的制备 | 第57-58页 |
·提取物的抑菌谱测定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不同浓度竹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比较 | 第58-59页 |
·提取物对不同菌种抑制效果的研究 | 第59-60页 |
·提取物抑制亚硝胺生成机理的探讨 | 第60页 |
·应用研究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