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一)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降低 | 第9页 |
(二) 传统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新教学内容 | 第9页 |
(三)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 第9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一)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二) “三通两平台”的政策落实 | 第10页 |
(三) “儿童编程”的全球热潮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1-13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假设 | 第12-13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 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一) Scratch教学研究 | 第15-19页 |
(二) 云平台教学研究 | 第19-21页 |
(三) 云平台辅助Scratch教学研究 | 第21-22页 |
(四) 学乐云平台与Scratch编程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二)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 个性化学习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云平台支持下的Scratch教学系统设计 | 第25-39页 |
一、学乐云平台辅助Scratch教学的前期分析 | 第25-35页 |
(一) 教材分析 | 第25-28页 |
(二) 学习者分析 | 第28-29页 |
(三) 教学目标分析 | 第29-30页 |
(四) 学乐云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 第30-35页 |
二、学乐云平台辅助Scratch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35-39页 |
(一) 教学模式选择 | 第35页 |
(二) 教学策略制定 | 第35-36页 |
(三) 教学流程设计 | 第36-37页 |
(四) 教学活动评价设计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云平台支持下的Scratch教学行动研究 | 第39-65页 |
一、研究前期准备 | 第39-40页 |
(一) 学校概况与分析 | 第39页 |
(二) 学习环境准备 | 第39-40页 |
(三) 学习资源准备 | 第40页 |
二、教学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第40-41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40页 |
(二) 实施计划 | 第40-41页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英语动物卡片》 | 第41-50页 |
(一) 计划 | 第41-42页 |
(二) 行动 | 第42-46页 |
(三) 观察 | 第46-49页 |
(四) 反思 | 第49-50页 |
四、第二轮行动研究-《一起打地鼠》 | 第50-57页 |
(一) 计划 | 第50-51页 |
(二) 行动 | 第51-55页 |
(三) 观察 | 第55-56页 |
(四) 反思 | 第56-57页 |
五、行动研究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57-65页 |
(一) Scratch编程学习成果两次测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二) 学生创造力倾向测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三) 学生Scratch编程作品分析 | 第62-63页 |
(四) 行动研究总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一、研究成果 | 第65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65-66页 |
三、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86页 |
附录一:《英语动物卡片》学习成果测验 | 第70-73页 |
附录二:《打地鼠游戏》学习成果测验 | 第73-76页 |
附录三: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量表 | 第76-80页 |
附录四:课堂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 第80-82页 |
附录五:学生优秀Scratch作品 | 第82-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