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T公司青年专业技术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构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青年专业技术型员工的重要性第15-16页
        1.1.2 青年专业技术型员工的基本特征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8-21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启示第21-35页
    2.1 激励运行模式与相关理论第21-28页
        2.1.1 激励运行模式第21-22页
        2.1.2 激励晋升相关理论第22页
        2.1.3 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Maslow)第22-25页
        2.1.4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第25-26页
        2.1.5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第26-27页
        2.1.6 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第27-28页
    2.2 晋升运行原理及相关理论第28-35页
        2.2.1 晋升运行原理第28页
        2.2.2 晋升的必要性第28-29页
        2.2.3 晋升的主要特征第29页
        2.2.4 晋升的运用原则第29-30页
        2.2.5 晋升相关理论及启示第30页
        2.2.6 岗位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理论第30-31页
        2.2.7 能岗匹配理论第31-33页
        2.2.8 内部晋升理论第33页
        2.2.9 报酬后置理论第33-35页
第三章 T公司青年专业技术员工的晋升激励现状分析第35-49页
    3.1 T公司简介第35-37页
        3.1.1 T公司行业背景第35页
        3.1.2 T公司发展概况第35-36页
        3.1.3 T公司组织架构第36-37页
        3.1.4 T公司人力资源状况第37页
    3.2 T公司“老通道”- 部门推荐基本概况第37-42页
        3.2.1 T公司部门推荐实施办法第37-38页
        3.2.2 T公司部门推荐现状分析第38-42页
    3.3 调查结果分析第42-45页
        3.3.1 T公司青年专业技术员工思想状态普调分析第42-43页
        3.3.2 T公司青年专业技术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调查分析第43-44页
        3.3.3 T公司青年专业技术员工自我发展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第44-45页
    3.4 T公司部门推荐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第45-49页
        3.4.1 T公司部门推荐的主要问题第45-46页
        3.4.2 T公司部门推荐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第46-49页
第四章 T公司“新通道”(YPDC)方案设计与实施第49-57页
    4.1 YPDC成立必要性第49页
        4.1.1 YPDC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49页
        4.1.2 YPDC是高新技术产业生力军第49页
        4.1.3 YPDC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法宝第49页
    4.2 YPDC设计第49-51页
    4.3 YPDC实施第51-57页
        4.3.1 YPDC遴选第51-52页
        4.3.2 YPDC培养与评估第52-54页
        4.3.3 YPDC考核第54-57页
第五章 T公司YPDC方案运行效果分析及改进建议第57-61页
    5.1 YPDC方案运行效果分析第57-58页
        5.1.1 丰富企业文化第57页
        5.1.2 完善晋升通道第57页
        5.1.3 健全培养机制第57-58页
        5.1.4 建立综合评估方案第58页
        5.1.5 实施全面薪酬策略第58页
    5.2“新老通道”融合第58-60页
        5.2.1“新老通道”融合举措第58-59页
        5.2.2“新老通道”融合过程中的问题第59-60页
    5.3 YPDC方案实施的改进建议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3页
    6.1 本文结论第61页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61-63页
附录第63-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作者简介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团队结构、失败学习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YD公司知识管理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