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创业团队结构、失败学习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研究思路第9-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2.1 创业团队结构研究综述第12-15页
        2.1.1 创业团队的界定第12页
        2.1.2 创业团队分类第12-13页
        2.1.3 创业团队构成第13-14页
        2.1.4 创业团队结构第14-15页
    2.2 失败学习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2.2.1 国内外失败学习研究现状第15页
        2.2.2 失败学习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2.2.4 失败学习的效应第17页
    2.3 创业绩效的研究综述第17-20页
        2.3.1 创业绩效的理论视角第18页
        2.3.2 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2.3.3 创业绩效的内涵及评价第19-20页
    2.4 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综述第20-22页
        2.4.1 协同理论第20页
        2.4.2 协同创新网络第20-22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第22-28页
    3.1 创业团队结构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理论假设第22-23页
        3.1.1 创业团队结构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第22页
        3.1.2 协同创新网络的调节作用第22-23页
        3.1.3 创业团队结构影响创业绩效的概念模型第23页
    3.2 创业团队结构对创业绩效影响作用机制模型构建第23-25页
        3.2.1 创业团队结构与失败学习第24页
        3.2.2 失败学习与创业绩效第24-25页
        3.2.3 创业团队结构对创业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第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8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第28-36页
    4.1 问卷设计第28-29页
        4.1.1 问卷的基本内容第28-29页
        4.1.2 问卷发放及回收第29页
    4.2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第29-32页
        4.2.1 自变量第29-30页
        4.2.2 因变量第30-31页
        4.2.3 中介变量第31-32页
        4.2.4 调节变量第32页
        4.2.5 控制变量的选取第32页
    4.3 小样本预调研分析第32-33页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3-35页
    4.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36-52页
    5.1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36-40页
        5.1.1 因子分析方法第36页
        5.1.2 自变量的因子分析第36-37页
        5.1.3 因变量的因子分析第37-38页
        5.1.4 中介变量的因子分析第38-39页
        5.1.5 调节变量的因子分析第39-40页
    5.2 相关分析第40-41页
    5.3 回归分析第41-50页
        5.3.1 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第41-44页
        5.3.2 协同创新网络的调节作用检验第44-45页
        5.3.3 失败学习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5-47页
        5.3.4 失败学习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7-48页
        5.3.5 失败学习在创业团队结构与创业绩效间中介作用分析第48-50页
    5.4 假设检验的讨论与分析第50-52页
        5.4.1 创业团队结构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第50页
        5.4.2 协同创新网络的调节作用第50-51页
        5.4.3 失败学习的中介作用第51-52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第52-57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52-53页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第53-56页
        6.2.1 理论贡献第53-54页
        6.2.2 实践启示第54-56页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1 调研问卷第60-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3-64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企业生态责任研究
下一篇:T公司青年专业技术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