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一)古诗词 | 第23页 |
(二)高中地理 | 第23页 |
(三)地理教学 | 第23-24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设计 | 第26-3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一)文本分析法 | 第26页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26-27页 |
(三)实验研究法 | 第27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四、实验对象 | 第29页 |
五、研究工具 | 第29-36页 |
(一)内容设计 | 第29-32页 |
(二)格式设计 | 第32-33页 |
(三)信效度检验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古诗词在高中地理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 第36-52页 |
一、古诗词的筛选 | 第36-40页 |
(一)古诗词的筛选原则 | 第36-37页 |
(二)古诗词的分类整理 | 第37-40页 |
二、古诗词应用于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 | 第40-46页 |
(一)“显性古诗词”在课前导入中的教学设计 | 第40-42页 |
(二)“隐性古诗词”在课后习题中的教学设计 | 第42-46页 |
三、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第46-52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2-68页 |
一、前期调查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一)I班和II班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二)I班的整体分析 | 第53-60页 |
二、后期研究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一)I班和II班比较分析 | 第60-62页 |
(二)I班的整体分析 | 第62-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4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8-70页 |
二、建议与反思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A:高中生诗词地理学习情况调查表 | 第78-82页 |
附录B:高中生诗词地理学习情况调查表 | 第82-86页 |
后记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