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研学旅行教学实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理论概述第14-18页
    1.研学旅行的概念第14页
    2.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第14-17页
        2.1 素养第14-15页
        2.2 地理素养第15页
        2.3 地理核心素养第15-17页
            2.3.1 区域认知第15-16页
            2.3.2 地理实践力第16页
            2.3.3 综合思维第16页
            2.3.4 人地观念第16-17页
    3.理论基础第17-18页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
        3.2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第17-18页
第三章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分析第18-28页
    3.1 研学旅行的目标分析第18-20页
    3.2 研学旅行活动实施的类型和方法第20页
    3.3 研学旅行活动实施的依据第20-28页
        3.3.1 学生问卷调查第20-24页
        3.3.2 家长问卷调查第24-27页
        3.3.3 确定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和实践方法第27-28页
第四章 研学旅行实施的流程第28-32页
    4.1 第一次研学旅行的设计和实施第29页
        4.1.1 宣传和报名阶段第29页
        4.1.2 实施阶段第29页
        4.1.3 成果展示阶段第29页
    4.2 第二次地理研学旅行的设计和实施第29-32页
        4.2.1 向学校提出申请第29-30页
        4.2.2 向学生宣传并组织学生报名第30页
        4.2.3 向教育局提交外出呈批表第30页
        4.2.4 制定肇庆研学旅行考察方案第30页
        4.2.5 制定研学旅行安全应急方案第30页
        4.2.6 向学生发放研学旅行通知书第30页
        4.2.7 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前的教育和注意事项第30页
        4.2.8 将学生分组并分配带队教师第30-31页
        4.2.9 准备研学旅行的考察工具第31-32页
第五章 实施研学旅行后的效果评估第32-42页
    5.1 第一次地理研学旅行的效果评估与反思第32-35页
        5.1.1 关于华南植物园研学旅行后的问卷调查第32-34页
        5.1.2 关于华南植物园研学旅行的反思第34-35页
    5.2 第二次地理研学旅行的效果评估与反思第35-42页
        5.2.1 从肇庆研学旅行的效果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第35-39页
        5.2.2 从学生的心得体会中对肇庆研学旅行的效果进行评估第39-40页
        5.2.3 对小组肇庆研学旅行考察表的分析评估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6.1 主要结论第42页
    6.2 展望与不足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1 华南植物园研学旅行通知第45-46页
附录2 华南植物园研学旅行考察表第46-47页
附录3 肇庆鼎湖山-七星岩研学申请书第47-48页
附录4 外出呈批表第48-49页
附录5 肇庆研学旅行学习考察方案第49-51页
附录6 肇庆研学旅行安全应急预案第51-54页
附录7 学生心得体会第54-62页
附录8 小组考察表第62-74页
附录9 学生问卷调查第74-75页
附录10 家长问卷调查第75-76页
附录11 华南植物园研学旅行效果调查第76-77页
附录12 肇庆研学旅行效果调查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作文序列教学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以广东实验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