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容 | 第11-12页 |
2. 微课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微课的概念 | 第12页 |
2.2 微课的特点 | 第12-13页 |
2.3 微课学习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3.1 构建主义指导微课的应用 | 第13页 |
2.3.2 联通主义细化教学环节的实施 | 第13-14页 |
2.3.3 情境认知决定微课内容的呈现方式 | 第14页 |
2.3.4 非正式学习理论为微课设计指引方向 | 第14页 |
2.4 高中数学微课的制作方法 | 第14-16页 |
3.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第16-26页 |
3.1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实施与分析 | 第16-20页 |
3.1.1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实施 | 第16-17页 |
3.1.2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结果分析 | 第17-20页 |
3.2 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的适用性研究 | 第20-22页 |
3.3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 第22-23页 |
3.3.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2页 |
3.3.2 基于微课导学案的微型翻转课堂模式 | 第22-23页 |
3.3.3 基于码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3页 |
3.4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23-26页 |
3.4.1 打破应用类型的单一性 | 第23-24页 |
3.4.2 注重应用阶段的灵活性 | 第24页 |
3.4.3 追求互动方式的融合性 | 第24页 |
3.4.4 冲破应用模式的刻板化 | 第24页 |
3.4.5 谋求应用形式的多样性 | 第24-26页 |
4.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 第26-31页 |
4.1 微课应用的教学设计分析 | 第26-29页 |
4.1.1 课前——观看微课,并完成任务单A | 第26-27页 |
4.1.2 课堂——知识内化,并完成任务单B | 第27-29页 |
4.1.3 课后复习——巩固升华,以个性化学习为主 | 第29页 |
4.2 教学实施策略及实施过程分析 | 第29-31页 |
4.2.1 处理好教学内容深度和宽度的关系 | 第29页 |
4.2.2 处理好教学内容灵活和规范的关系 | 第29-30页 |
4.2.3 处理好课堂引导与思考的关系 | 第30页 |
4.2.4 调整好课堂内和课程外的时间联接 | 第30-31页 |
5. 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31-35页 |
5.1 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 第31-32页 |
5.1.1 微课颠倒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结构 | 第31页 |
5.1.2 微课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 第31页 |
5.1.3 微课提升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关系 | 第31页 |
5.1.4 微课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 第31-32页 |
5.2 微课应用时的异化现象及诊断 | 第32-33页 |
5.3 微课应用的进一步改善和展望 | 第33-35页 |
5.3.1 构建基于高中生发展需要的微课学习评估体系 | 第33页 |
5.3.2 发展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才能挖掘微课更大的潜在价值 | 第33-34页 |
5.3.3 制作专题微课打破现有微课带来的认知浅表化现象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 | 第36-40页 |
附录1 高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36-37页 |
附录2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自主学习任务单A | 第37-38页 |
附录3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自主学习任务单B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