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工作场所中垂直空间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基于隐喻认知的视角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第14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6页
2 理论基础第16-28页
    2.1 概念隐喻理论第16-19页
        2.1.1 概念隐喻理论的起源与内涵第16-17页
        2.1.2 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观点第17页
        2.1.3 隐喻的映射机制第17-18页
        2.1.4 概念隐喻理论的实证支持第18-19页
    2.2 垂直空间第19-20页
    2.3 道德判断相关文献回顾第20-24页
        2.3.1 道德判断研究的类别第20-21页
        2.3.2 道德判断的运作机制第21-24页
    2.4 助人行为相关文献回顾第24-28页
        2.4.1 助人行为的内涵及分类第24-26页
        2.4.2 助人行为的测量第26-28页
3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第28-31页
    3.1 客体位置高低与人们对其的道德判断第28-29页
    3.2 个体对客体的道德判断对该客体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第29-30页
    3.3 研究模型第30-31页
4 实验研究第31-40页
    4.1 研究一:客体所处垂直空间位置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第31-34页
        4.1.1 实验一目的第31页
        4.1.2 被试第31页
        4.1.3 测量工具与实验材料第31-32页
        4.1.4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32-33页
        4.1.5 实验结果第33页
        4.1.6 讨论与分析第33-34页
    4.2 研究二a:客体所处垂直空间位置与他人对客体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第34-37页
        4.2.1 实验二a目的第34页
        4.2.2 被试第34页
        4.2.3 测量工具与实验材料第34-35页
        4.2.4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35页
        4.2.5 实验结果第35-37页
        4.2.6 讨论与分析第37页
    4.3 研究二b:道德判断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第37-40页
        4.3.1 实验二b目的第37页
        4.3.2 被试第37页
        4.3.3 实验材料第37-38页
        4.3.4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38页
        4.3.5 实验结果第38-39页
        4.3.6 讨论与分析第39-40页
5 综合讨论第40-43页
    5.1 研究结论第40页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40-41页
    5.3 未来研究展望第41页
    5.4 管理实践启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0页
附录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企业薪酬激励新探索--基于儒家文化视角
下一篇:泗水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