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一) 历史人物教学研究的国内现状 | 第8-9页 |
(二) 历史人物教学研究的国外现状 | 第9页 |
三、研究的教学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章 当前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现状与问题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历史教师对历史人物教学的认知情况和问题分析 | 第11-14页 |
(一) 重视历史人物的教学及其价值 | 第11页 |
(二) 对历史人物教学的学情调查不足 | 第11-12页 |
(三) 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与方法陈旧落后 | 第12页 |
(四) 对多维视角问题的看法与教学实践相脱离 | 第12-13页 |
(五) 历史教师关于历史人物教学观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高中生对历史人物学习的认知情况和问题分析 | 第14-19页 |
(一) 高中生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存在着片面性 | 第14-15页 |
(二) 高中生对历史人物的认知途径不够广泛 | 第15-16页 |
(三) 课堂教学不能满足高中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需求 | 第16页 |
(四) 高中生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角度同教师有差异 | 第16-17页 |
(五) 高中生对历史人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多维视角下历史人物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多维视角下历史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一)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 | 第19-20页 |
(二) 史学理念变革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 第20-21页 |
(三) 学生自身成长对历史教学的需求 | 第21页 |
第二节 多维视角下历史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 第21-23页 |
(一) 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满足教学实施的要求 | 第21页 |
(二) 高中生道德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 第21-22页 |
(三) 教学资源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实施提供了保障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多维视角下历史人物教学实施的建议 | 第23-47页 |
第一节 历史人物认识视角的选择 | 第23-32页 |
(一) 自主视角与被动视角 | 第23-25页 |
(二) 整体视角与局部视角 | 第25-28页 |
(三) 史实视角与艺术视角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理解视角的选择 | 第32-37页 |
(一)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 | 第32-35页 |
(二) 个别视角与全面视角 | 第35-36页 |
(三) 静态视角与动态视角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历史人物评价视角的选择 | 第37-40页 |
(一) 政治视角与道德视角 | 第37-39页 |
(二) 当时视角与当今视角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历史人物反思视角的选择 | 第40-44页 |
(一) 自我视角与他我视角 | 第41-42页 |
(二) 个体视角与群体视角 | 第42-44页 |
第五节 多维视角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 第44-47页 |
(一) 学生主体原则 | 第44页 |
(二) 教师主导原则 | 第44-45页 |
(三) 准确客观原则 | 第45页 |
(四) 视角选择时机要恰当 | 第45页 |
(五) 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 第45-46页 |
(六) 以鼓励引导为主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多维视角下历史人物教学的案例 | 第47-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附属问卷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