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2 股权激励的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页 |
2.2.3 激励理论 | 第17页 |
2.2.4 预期回报理论 | 第17-18页 |
2.3 股权激励方案的基本要素 | 第18-19页 |
2.4 影响股权激励方案的因素分析 | 第19-21页 |
2.4.1 内在因素分析 | 第19页 |
2.4.2 外在因素分析 | 第19-21页 |
第3章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与效果分析 | 第21-34页 |
3.1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践情况 | 第21-23页 |
3.1.1 探索阶段 | 第21页 |
3.1.2 成长阶段 | 第21-23页 |
3.2 我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比较 | 第23-27页 |
3.2.1 股权激励的主要类型 | 第23-25页 |
3.2.2 我国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3.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 第27-34页 |
3.3.1 股权激励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2 股权激励对企业营业利润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3 股权激励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4章 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模式与效果的案例分析 | 第34-39页 |
4.1 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模式 | 第34页 |
4.2 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第34-37页 |
4.3 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4.3.1 伊利股权激励力度过大 | 第37-38页 |
4.3.2 后期激励不足 | 第38页 |
4.3.3 考核公司业绩的指标过于单一,行权条件宽松 | 第38页 |
4.3.4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38-39页 |
第5章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 第39-43页 |
5.1 完善股权激励的方法 | 第39-40页 |
5.2 强化股权激励的过程监管 | 第40-41页 |
5.3 优化股权激励的实施环境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