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7页 |
第2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界定 | 第17-21页 |
2.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含义 | 第17-18页 |
2.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18-19页 |
2.3 “问题解决”教学与问题导学、探究教学 | 第19-21页 |
第3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页 |
3.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22页 |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2页 |
3.4 地理教学论 | 第22-23页 |
第4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 | 第23-33页 |
4.1 地理知识的问题化和情境化 | 第23-26页 |
4.1.1 教师创建问题系统,设置问题情境 | 第23-25页 |
4.1.2 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发现并明确问题 | 第25-26页 |
4.2 地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和解决 | 第26-31页 |
4.2.1 教师协助搭建问题解决的支架 | 第26-30页 |
4.2.2 学生提出并实施方案,解决问题 | 第30-31页 |
4.3 问题解决的反思、总结和提升 | 第31-33页 |
4.3.1 学生反思并总结问题解决 | 第31-32页 |
4.3.2 教师评价问题解决,提出新问题 | 第32-33页 |
第5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33-36页 |
5.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33页 |
5.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 | 第33-34页 |
5.3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时间分配管理 | 第34-35页 |
5.4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第6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江苏省高中地理优质课中的应用分析 | 第36-43页 |
6.1 《南水北调怎么调》——无锡市第一中学赵怡老师 | 第36-39页 |
6.2 《工业的区位选择》——南京外国语学校 吴煜乐老师 | 第39-43页 |
第7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 第43-45页 |
7.1 与其他类似模式相区别 | 第43页 |
7.2 与现行教育体制相适应 | 第43-44页 |
7.3 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 | 第44-45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