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7-9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 第11-27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 第12-16页 |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 第16-21页 |
一、语料来源 | 第16-18页 |
二、筛选过程 | 第18-21页 |
第四节 定量分析 | 第21-26页 |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 第21-22页 |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 第27-48页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第27-31页 |
一、简缩语 | 第27-30页 |
二、音译造词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语义特点 | 第31-35页 |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 第31-32页 |
二、同义替换 | 第32-34页 |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修辞特点 | 第35-43页 |
一、仿拟造词 | 第37-39页 |
二、谐音造词 | 第39-40页 |
三、比喻造词 | 第40-42页 |
四、夸张造词 | 第42-43页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 第48-57页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第48-51页 |
一、旧事物的消失 | 第48-49页 |
二、新事物的普及 | 第49-50页 |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 第50-51页 |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 第51-54页 |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 第51-52页 |
二、从众心理 | 第52-53页 |
三、避俗求雅心理 | 第53-54页 |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 第54-55页 |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