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综合课《过“洋”节》教学设计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过“洋”节》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课型与教材分析 | 第14页 |
一、课型分析 | 第14页 |
二、教材分析 | 第14页 |
第二节 教学设计原则分析 | 第14-16页 |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 第14-15页 |
二、语言教学与现实交际相结合的原则 | 第15页 |
三、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原则 | 第15-16页 |
四、听说读写均衡发展的原则 | 第16页 |
第三节 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分析 | 第16-18页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第16页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第16-18页 |
第四节 教学目标分析 | 第18页 |
一、知识目标 | 第18页 |
二、技能目标 | 第18页 |
三、情感目标 | 第18页 |
第五节 教学方法分析 | 第18-21页 |
一、词汇教学方法 | 第18-19页 |
二、语法教学方法 | 第19-20页 |
三、课文教学方法 | 第20-21页 |
第六节 重难点与课时分配 | 第21-24页 |
一、教学重点 | 第21页 |
二、教学难点 | 第21页 |
三、课时分配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过“洋“节》教案设计 | 第24-59页 |
第一节 第1~2课时教案设计 | 第24-32页 |
第二节 第3~4课时教案设计 | 第32-42页 |
第三节 第5~6课时教案设计 | 第42-52页 |
第四节 第7~8课时教案设计 | 第52-59页 |
第三章 《过“洋”节》教学设计总结 | 第59-63页 |
第一节 《过“洋”节》教学设计的特点 | 第59-61页 |
一、教学内容详细 | 第59-60页 |
二、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 第60页 |
三、师生、生生互动频繁 | 第60页 |
四、教案全面具体 | 第60-61页 |
第二节 《过“洋”节》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 | 第61-63页 |
一、文化知识的渗透略显单薄 | 第61页 |
二、教学设计模式稍显保守 | 第61-62页 |
三、部分教学环节过渡略不自然 | 第62页 |
四、知识点教学的层次性、梯度性有待提高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