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初中历史微课概述 | 第15-25页 |
2.1 微课概述 | 第15-17页 |
2.1.1 微课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微课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初中历史微课概述 | 第17-25页 |
2.2.1 初中历史微课的类型 | 第17-21页 |
2.2.2 初中历史微课的资源构成 | 第21-22页 |
2.2.3 初中历史微课的作用 | 第22-25页 |
3 初中历史微课的设计与运用 | 第25-36页 |
3.1 初中历史微课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3.1.1 微原则 | 第25页 |
3.1.2 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25-26页 |
3.1.3 多学科融合原则 | 第26页 |
3.2 初中历史微课运用原则 | 第26-28页 |
3.2.1 实用性原则 | 第27页 |
3.2.2 高效性原则 | 第27页 |
3.2.3 问题适切性原则 | 第27-28页 |
3.3 初中历史微课设计与运用流程 | 第28-36页 |
3.3.1 分析阶段 | 第28-29页 |
3.3.2 设计阶段 | 第29-30页 |
3.3.3 开发阶段 | 第30-31页 |
3.3.4 实施阶段 | 第31-32页 |
3.3.5 评价阶段 | 第32-36页 |
4 初中历史微课的设计与运用案例——以《秦统一中国》为例 | 第36-45页 |
4.1 《秦统一中国》微课设计分析 | 第36-38页 |
4.1.1 教学三维目标的分析 | 第36-37页 |
4.1.2 学情分析 | 第37页 |
4.1.3 教学过程的分析 | 第37-38页 |
4.2 《秦统一中国》的运用分析 | 第38-42页 |
4.2.1 《秦统一中国》导入运用部分 | 第38-39页 |
4.2.2 《秦统一中国》新课运用部分 | 第39-42页 |
4.2.3 《秦统一中国》小结运用部分 | 第42页 |
4.3 《秦统一中国》案例的评价与反思 | 第42-45页 |
4.3.1 《秦统一中国》案例的评价 | 第43页 |
4.3.2 《秦统一中国》案例的反思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