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强调“应用拓展” | 第10-12页 |
(一)积累、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拓展延伸” | 第10-11页 |
(二)“应用·拓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 第11页 |
(三)提出“应用·拓展”的教学建议 | 第11-12页 |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存在乱象 | 第12-13页 |
(一)逢公开,必拓展 | 第12页 |
(二)常规课不拓展 | 第12-13页 |
三、“拓展延伸”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第13-14页 |
(一)为高中学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 第13页 |
(二)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 第13-14页 |
(三)促进高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4-15页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拓展延伸”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 第16-33页 |
一、文献基本情况概述 | 第16-17页 |
二、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阐释 | 第17-21页 |
(一)阅读 | 第18页 |
(二)阅读教学 | 第18-20页 |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 第20-21页 |
三、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研究综述 | 第21-30页 |
(一)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一词的来源 | 第21-25页 |
(二)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一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 | 第25-28页 |
(三)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一词的内涵阐释 | 第28-30页 |
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拓展延伸”的可行性 | 第30-33页 |
(一)科学拓展,有效延伸是高中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 第30页 |
(二)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引领“拓展延伸”的实施 | 第30-31页 |
(三)“拓展延伸”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 第31-33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实施现状 | 第33-58页 |
一、问卷调查情况与分析 | 第33-40页 |
二、相关教学案例采集情况与分析 | 第40-52页 |
(一)案例的来源与基本评价 | 第41页 |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拓展延伸”环节设计的类型 | 第41-52页 |
三、“拓展延伸”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2-58页 |
(一)追求“速成课堂”,淡化拓展延伸 | 第52-53页 |
(二)脱离教学目标,随意强加拓展 | 第53-55页 |
(三)忽视学生认知,拓展亦成负担 | 第55-56页 |
(四)拓展流于形式,内容方式单一 | 第56-57页 |
(五)课前、课后的“拓展延伸”环节较少 | 第57-58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实施的策略 | 第58-67页 |
一、转变理念,加强培训 | 第58-60页 |
(一)学校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师资培训 | 第58-59页 |
(二)高中语文教师主动学习,促进专业能力成长 | 第59页 |
(三)高中学生应强化学习意识,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 第59-60页 |
二、立足高中语文教材,适可而止 | 第60-62页 |
(一)以教材为基准,进行恰当的拓展 | 第60-61页 |
(二)综合课程目标和课时安排,适时适当拓展 | 第61-62页 |
三、着眼高中生语文学习学情,由浅入深 | 第62-63页 |
(一)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避免造成负担 | 第62-63页 |
(二)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其思维,发展学习能力 | 第63页 |
四、多重维度,形式各异 | 第63-67页 |
(一)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时机拓展 | 第63-64页 |
(二)基础知识、研读方法、情感体验的不同层面拓展 | 第64-65页 |
(三)人文熏陶与技能培养的不同取向拓展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注释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