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第11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量词的分类与线状量词的界定 | 第12-17页 |
2.1 前人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1.1 利用实例分析进行线状量词研究 | 第12-13页 |
2.1.2 利用近义线状量词对比进行线状量词研究 | 第13-14页 |
2.1.3 对留学生线状量词习得偏误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 线状量词的界定 | 第15-17页 |
2.2.1 国内学者对于量词的定义与分类 | 第15页 |
2.2.2 本文关于常用线状量词的界定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问卷调查线状量词的使用频率分析 | 第17-26页 |
3.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线状量词的使用频率顺序分析 | 第17-18页 |
3.2 留学生线状量词习得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第18-25页 |
3.2.1 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 第18-19页 |
3.2.2 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第19-20页 |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3.3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留学生线状量词习得顺序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线状量词在《大纲》与教材中的分布情况考察 | 第26-29页 |
4.1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线状量词的分布情况 | 第26页 |
4.2 留学生汉语教材中线状量词的编排情况考察 | 第26-29页 |
4.2.1 选定教材依据 | 第26-27页 |
4.2.2 教材中的线状量词分布情况 | 第27-29页 |
第五章 线状量词各分布情况的匹配度考察及其结果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29-36页 |
5.1 线状量词在《大纲》中的分布情况与实际使用情况的匹配度考察 | 第29-31页 |
5.1.1 《大纲》与语料库的线状量词分布情况匹配度考察 | 第29-30页 |
5.1.2 《大纲》与问卷调查结果的线状量词分布情况匹配度考察 | 第30-31页 |
5.2 线状量词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与实际使用情况的匹配度考察 | 第31-32页 |
5.2.1 教材与语料库的线状量词分布情况匹配度考察 | 第31页 |
5.2.2 教材与问卷调查结果的线状量词分布情况匹配度考察 | 第31-32页 |
5.3 《大纲》与教材中的线状量词分布情况匹配度分析 | 第32-33页 |
5.4 匹配度考察结果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33-36页 |
5.4.1 对《大纲》制定的建议 | 第33-34页 |
5.4.2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有关建议 | 第34-3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6-37页 |
6.1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6页 |
6.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A | 第39-40页 |
附录B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