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2-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1、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意义 | 第18-28页 |
(一) 榜样教育的内涵 | 第18-23页 |
1、榜样的涵义 | 第18-19页 |
2、榜样教育的涵义 | 第19-20页 |
3、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二) 青少年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 第23-28页 |
1、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 第24-25页 |
2、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25页 |
3、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 | 第25-26页 |
4、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 第26-28页 |
二、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9页 |
(一) 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3页 |
1、榜样教育目标过高 | 第28-30页 |
2、榜样教育内容单薄 | 第30-32页 |
3、榜样教育方法单一 | 第32-33页 |
4、践行榜样精神的活动乏力 | 第33页 |
(二) 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3-39页 |
1、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给榜样教育带来的挑战 | 第33-34页 |
2、新时期青少年的特殊性增加了榜样教育的难度 | 第34-35页 |
3、教育者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第35-36页 |
4、社会环境对榜样教育的强化不力 | 第36-39页 |
三、加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对策 | 第39-56页 |
(一) 恰当确定青少年榜样教育目标 | 第39-41页 |
1、青少年榜样教育目标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协调 | 第39-40页 |
2、榜样教育目标要与青少年生活实际相协调 | 第40-41页 |
(二) 丰富榜样教育内容 | 第41-44页 |
1、充实榜样背景材料和过程性素材 | 第41-42页 |
2、注意选树多样性榜样 | 第42-43页 |
3、注意发掘榜样精神 | 第43-44页 |
(三) 改进榜样教育方法 | 第44-47页 |
1、沟通引导法 | 第44-45页 |
2、幸福激励法 | 第45-46页 |
3、隐性渗透法 | 第46页 |
4、偶像榜样法 | 第46-47页 |
(四) 充分发挥教育者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 | 第47-50页 |
1、充分认识榜样教育的作用 | 第47-48页 |
2、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 | 第48-49页 |
3、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 第49-50页 |
(五) 积极开展践行榜样精神活动 | 第50-52页 |
1、丰富践行榜样精神活动的形式 | 第50页 |
2、坚持长期开展践行榜样精神活动 | 第50-51页 |
3、提高践行榜样精神活动的针对性 | 第51-52页 |
4、充分发挥青少年在践行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 第52页 |
(六) 优化榜样教育社会环境 | 第52-56页 |
1、优化榜样教育的网络环境 | 第52-53页 |
2、优化榜样教育的家庭环境 | 第53-54页 |
3、优化榜样教育的社会氛围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