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拟南芥花粉管中类受体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第11-12页
        1.2.1 花粉-柱头的识别第11页
        1.2.2 雌配子体与雄配子体的识别第11页
        1.2.3 雌配子与雄配子的识别第11-12页
    1.3 花粉导向过程中的信号分子第12-16页
        1.3.1 孢子体导向阶段的信号分子第12-14页
        1.3.2 配子体导向阶段的信号分子第14-16页
    1.4 花粉管对吸引信号的响应第16-18页
        1.4.1 对珠孔吸引信号响应异常的花粉管突变体第16页
        1.4.2 花粉管的生长和重新定向过程的调控网络第16-18页
    1.5 类受体蛋白第18-20页
        1.5.1 CLAVATA2第18-19页
        1.5.2 TMM第19-20页
第2章 T-DNA插入单突变体基因型鉴定第20-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 植物材料第20-21页
        2.1.2 仪器设备及用具第21页
        2.1.3 主要试剂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2.1 植物培养条件第21页
        2.2.2 拟南芥基因组DNA提取第21-22页
        2.2.3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第22页
    2.3 实验结果第22-27页
        2.3.1 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第22-25页
        2.3.2 T-DNA插入突变体DNA水平鉴定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页
    2.5 讨论第27-29页
    附录A第29-30页
第3章 反转录PCR及RP双突变体基因型鉴定第30-43页
    3.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3.1.1 植物材料第31页
        3.1.2 仪器设备及用具第31-32页
        3.1.3 主要试剂第32页
        3.1.4 其他用具第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3.2.1 拟南芥总RNA提取第32页
        3.2.2 反转录第32-33页
        3.2.3 拟南芥的杂交第33页
        3.2.4 花粉Alexander染色第33-34页
        3.2.5 拟南芥剥荚第34页
        3.2.6 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第34页
    3.3 实验结果第34-40页
        3.3.1 RNA定量第34-35页
        3.3.2 T-DNA插入突变体RNA水平鉴定第35-37页
        3.3.3 剥荚统计和花粉表型观察第37-38页
        3.3.4 RP基因杂交F2代DNA水平检测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页
    3.5 讨论第40-42页
    附录B第42-43页
第4章 RP双基因突变体表型分析第43-46页
    4.1 实验材料第43页
        4.1.1 植物材料第43页
        4.1.2 仪器设备及用具第43页
        4.1.3 主要试剂第43页
        4.1.4 其他用具第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4页
        4.2.1 少量授粉第43页
        4.2.2 花粉管染色第43-44页
    4.3 实验结果第44-45页
        4.3.1 RP基因双突变体受精效率第44页
        4.3.2 RP基因双突变体花粉管染色第44-45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45-46页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理层网络编码与LDPC码的联合设计
下一篇:基于量化共识的分布式Gossip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