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肉制品论文

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微生物和肉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1 冷鲜鸡优势菌种类及微生物鉴定第11-14页
        1.1.1 冷鲜肉微生物种类第12页
        1.1.2 DGGE技术第12-14页
    1.2 影响鸡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因素第14-17页
        1.2.1 温度第14-15页
        1.2.2 蛋白质变性第15页
        1.2.3 肉色第15-16页
        1.2.4 保水性第16页
        1.2.5 嫩度第16-17页
    1.3 内源酶贮藏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第17-18页
        1.3.1 蛋白酶系第17-18页
        1.3.2 脂肪酶系第18页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目标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页
        1.4.3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不同贮藏温度下冷鲜鸡优势微生物及菌相分析第20-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材料第20页
        2.1.2 细菌总数的测定及优势菌的分离第20-21页
        2.1.3 细菌总DNA的提取第21页
        2.1.4 细菌 16S rDNA V3可变区PCR扩增第21页
        2.1.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第21页
        2.1.6 DNA的纯化及测序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8页
        2.2.1 传统培养条件下不同贮藏温度冷鲜鸡微生物菌落总数结果分析第21-22页
        2.2.2 传统培养条件下不同贮藏温度冷鲜鸡肠杆菌结果分析第22-24页
        2.2.4 传统培养条件下不同贮藏温度冷鲜鸡假单胞菌结果分析第24页
        2.2.5 传统培养条件下不同贮藏温度冷鲜鸡葡萄球菌数结果分析第24-25页
        2.2.6 传统培养条件下冷鲜鸡初始菌相及贮藏 6 d时菌相分析第25-26页
        2.2.7 DGGE图谱分析第26-28页
    2.3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第29-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3.1.1 样品处理第29页
        3.1.2 感官分析第29-30页
        3.1.3 肉色第30页
        3.1.4 保水性第30页
        3.1.5 质构第30页
        3.1.6 剪切力测定第30-31页
        3.1.7 pH值的测定第31页
        3.1.8 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rine nitrogen,TVB-N)值的测定第3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3.2.1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感官分析第31-32页
        3.2.2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色度值分析第32-33页
        3.2.3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保水性分析第33-35页
        3.2.4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蛋白质溶解度分析第35页
        3.2.5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鸡胸肉质构分析第35-37页
        3.2.6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鸡胸肉pH分析第37-38页
        3.2.7 鸡胸肉不同贮藏温度下挥发性盐基氮(TVB-N)分析第38页
        3.2.8 鸡胸肉贮藏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第38-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冷鲜鸡内源酶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影响第41-5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材料第41页
        4.1.2 鸡胸肉蛋白质含量测定第41页
        4.1.3 鸡胸肉脂肪含量测定第41页
        4.1.4 鸡肉总氨基酸测定第41-42页
        4.1.5 鸡肉脂肪酸组成测定第42页
        4.1.6 蛋白酶活力测定第42页
        4.1.7 总磷脂酶和脂肪酶测定第42-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4.2.1 -1.5 ℃贮藏温度下蛋白质含量变化第43页
        4.2.2 -1.5 ℃贮藏温度下脂肪含量变化第43-44页
        4.2.3 -1.5 ℃贮藏温度下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第44-45页
        4.2.4 -1.5 ℃贮藏温度下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第45-46页
        4.2.5 -1.5 ℃贮藏温度下蛋白酶比酶活力变化第46-47页
        4.2.6 -1.5 ℃贮藏温度下总磷脂酶和脂肪酶比酶活力变化第47-48页
    4.3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5.1 主要结论第50页
    5.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变断面小净距地铁交叉渡线浅埋粉细砂层隧道暗挖施工关键技术
下一篇:岷江某斜拉桥设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