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孤儿列车》之汉译策略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四节 论文构成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关于功能对等理论研究回顾 | 第12-15页 |
第三章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新的翻译评价标准:读者反应 | 第15页 |
第二节 关于不同的语言和翻译之间的新观点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原则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功能对等中的风格对等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孤儿列车》及其汉译本 | 第19-21页 |
第一节 小说作者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简介 | 第19页 |
第二节 《孤儿列车》简介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翻译者胡绯简介 | 第20-21页 |
第五章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译本的翻译策略 | 第21-35页 |
第一节 词汇层面对等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句法层面对等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修辞层面对等 | 第27-30页 |
第四节 文化层面对等 | 第30-33页 |
第五节 风格层面对等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