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语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8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8-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隐喻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的隐喻研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的隐喻研究 | 第12页 |
第二节 《红楼梦》英译本的历时性研究 | 第12-17页 |
一、直译时期:1830 年—1900 年 | 第12-14页 |
二、翻译方式多样化时期:1901 年—1960 年 | 第14-16页 |
三、翻译方式高度学术化时期:1961 年—2000 年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红楼梦》英译的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概念隐喻理论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概念隐喻理论的哲学基础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概念隐喻的界定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概念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映射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概念隐喻的分类 | 第23-26页 |
一、结构隐喻 | 第23-24页 |
二、方位隐喻 | 第24-25页 |
三、本体隐喻 | 第25-2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红楼梦》诗词英译本的概念隐喻研究 | 第27-53页 |
第一节 隐喻与诗歌 | 第27页 |
第二节 《红楼梦》诗词英译本的爱情隐喻研究 | 第27-37页 |
一、爱情是月 | 第28-32页 |
二、爱情是水 | 第32-35页 |
三、爱情是鸳鸯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红楼梦》诗词英译本的颜色隐喻研究 | 第37-46页 |
一、红是富贵 | 第38-39页 |
二、红是美丽 | 第39-42页 |
三、红是诱惑 | 第42-44页 |
四、黄是死亡 | 第44-46页 |
第四节 《红楼梦》诗词英译本的方位隐喻研究 | 第46-51页 |
一、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 | 第46-48页 |
二、品格好是上;品格差是下 | 第48-50页 |
三、过去是前;未来是后 | 第50-51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3-55页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53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53-54页 |
第三节 研究前景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