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第10页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第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四、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五、研究方法第16页
  (一)文献方法第16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16页
 六、研究创新第16-17页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7-25页
 一、概念界定第17-18页
  (一)教学模式第17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第17-18页
 二、理论基础第18-20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第18页
  (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第18页
  (三)自主学习理论第18-19页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三、国内外案例第20-25页
  (一)国外案例第20-21页
  (二)国内案例第21-23页
  (三)案例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第25-31页
 一、国外典型翻转课堂模式第25-26页
  (一)杰姬·格斯丁(Gerstein)的四阶段模型第25-26页
  (二)罗伯特·陶伯特(Robert Talbert)的系统结构模型第26页
 二、国内教学模型的设计第26-28页
  (一)翻转课堂之曾贞的三步“反转”教学第26-27页
  (二)张金磊的教学模型第27页
  (三)钟晓流等人的太极环式模型第27-28页
 三、分析总结第28-31页
  (一)开展课前活动第29-30页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策划第30-31页
第四章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第31-36页
 一、设计准备第31-32页
  (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第31页
  (二)教学管理平台第31页
  (三)教学设备第31-32页
  (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第32页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三个关键第32-33页
  (一)课题选择第32页
  (二)精炼的视频制作第32页
  (三)课堂引导第32-33页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第33-36页
  (一)定位教师角色第33-34页
  (二)设计教学视频第34页
  (三)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第34-35页
  (四)课堂活动设计第35-36页
第五章 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建议第36-44页
 一、理性推进“翻转课堂”的本土实践第36-39页
  (一)转变教育的基本理念第37页
  (二)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第37-38页
  (三)要全盘的改变教学模式第38页
  (四)实现教师个性化指导第38-39页
 二、探索多样化的翻转课堂路径第39-40页
  (一)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翻转式学习”第39页
  (二)基于数字化互动教材的学习第39页
  (三)基于网络教室的课程直播在线学习第39-40页
  (四)基于传统环境中学习单的前置学习第40页
 三、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一)对学习者的个性化跟踪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第40页
  (二)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第40-41页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第41页
  (四)网络学习平台不完善第41页
 四、实施翻转课堂的建议第41-44页
  (一)深化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第42页
  (二)创设有利的学校应用氛围第42页
  (三)教学评价改革第42-43页
  (四)教材选编第43页
  (五)积极探索与教育技术公司的合作第43-44页
第六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数与代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