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高中艺术生的特点 | 第10-19页 |
(一) 艺术生初中历史基础、对历史学习态度 | 第10-12页 |
(二) 艺术生的智能水平、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 | 第12-14页 |
(三) 对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要求 | 第14-15页 |
(四) 对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意义 | 第15-19页 |
二、历史教学与艺术的联系 | 第19-22页 |
(一) 历史本身就是艺术 | 第19-20页 |
(二) 艺术家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学家的艺术修养(个例) | 第20-21页 |
(三) 历史教学与艺术的相互促进关系 | 第21-22页 |
三、基于高中艺术生教学的教材分析 | 第22-27页 |
(一)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 第22-23页 |
(二) 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基本特点 | 第23-24页 |
(三) 面向艺术生的必修教材的教学分析 | 第24-25页 |
(四) 选修教材对高中艺术生的教学意义 | 第25-27页 |
四、对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的探讨 | 第27-37页 |
(一) 转变教师角色 | 第27-29页 |
(二) 创设新课导入的直观体验 | 第29-30页 |
(三) 提供抽象知识点的生活化 | 第30-31页 |
(四) 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 | 第31-32页 |
(五) 重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 | 第32-33页 |
(六) 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 第33-36页 |
(七) 多元评价,体验成功,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 第36-37页 |
五、课堂研究的总结与体会 | 第37-39页 |
(一) 提升了教师教材解读的能力 | 第37页 |
(二) 促进了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 第37页 |
(三)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 | 第37-38页 |
(四) 增强了与艺术生沟通交往的能力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