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8-9页 |
(一) 生命 | 第8页 |
(二) 生命化教育 | 第8-9页 |
(三) 历史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 | 第9页 |
二、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文献法 | 第16页 |
(二) 调查法 | 第16页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 第17-22页 |
一、 适应性原则 | 第17页 |
二、 个性化原则 | 第17-19页 |
三、 自主性原则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生命化教育理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2-26页 |
一、 调查的基本过程 | 第22页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26页 |
第三章 生命化教育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和方法 | 第26-39页 |
一、 拟定生命化的教学目标 | 第26-28页 |
二、 挖掘生命化的教学素材 | 第28-30页 |
(一) 历史人物 | 第28-29页 |
(二) 历史事件 | 第29-30页 |
三、 实施生命化的教学过程 | 第30-36页 |
(一) 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 | 第30-31页 |
(二) 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 第31-36页 |
四、 组织生命化的课外活动 | 第36-37页 |
五、 进行生命化的教学评价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