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流程与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流程 | 第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 ·用户体验及用户体验模型 | 第16-19页 |
| ·用户体验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用户体验的发展 | 第17页 |
| ·用户体验模型要素 | 第17-19页 |
| ·EPUB 格式 | 第19-22页 |
| ·EPUB 格式简介 | 第19-20页 |
| ·EPUB 格式发展 | 第20-21页 |
| ·EPUB 格式特点 | 第21-22页 |
| ·电子教材 | 第22-27页 |
| ·电子教材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 ·电子教材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 ·电子教材的功能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电子教材用户体验模型设计 | 第28-36页 |
| ·视觉体验设计 | 第29-30页 |
| ·高仿性 | 第29页 |
| ·美观性 | 第29-30页 |
| ·独特性 | 第30页 |
| ·一致性 | 第30页 |
| ·内容体验设计 | 第30-31页 |
| ·丰富性 | 第30-31页 |
| ·专业性 | 第31页 |
| ·多样性 | 第31页 |
| ·新颖性 | 第31页 |
| ·功能体验设计 | 第31-33页 |
| ·完备性 | 第32页 |
| ·互动性 | 第32页 |
| ·安全性 | 第32页 |
| ·可控性 | 第32-33页 |
| ·简单化 | 第33页 |
| ·个性化 | 第33页 |
| ·可用性体验设计 | 第33-34页 |
| ·一致性 | 第33-34页 |
| ·高效性 | 第34页 |
| ·易辨识 | 第34页 |
| ·易触发 | 第34页 |
| ·交互体验设计 | 第34-35页 |
| ·情感性 | 第34-35页 |
| ·反馈性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基于电子教材用户体验模型的学习者调研 | 第36-45页 |
| ·成人学习者分析 | 第36-38页 |
| ·认知性特征 | 第36页 |
| ·心理特征 | 第36-37页 |
| ·生理特征 | 第37-38页 |
| ·环境特征 | 第38页 |
| ·实证研究 | 第38-41页 |
| ·前期准备 | 第38-39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学习者调研分析 | 第41-44页 |
| ·视觉体验设计 | 第41-42页 |
| ·内容体验设计 | 第42页 |
| ·功能体验设计 | 第42-43页 |
| ·可用性体验设计 | 第43页 |
| ·交互体验设计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基于学习者体验的电子教材设计 | 第45-59页 |
| ·知识目标分类 | 第45-46页 |
| ·知识与技能 | 第45页 |
| ·过程与方法 | 第45-46页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46页 |
| ·界面设计 | 第46-51页 |
| ·结构设计 | 第51-53页 |
| ·文本设计 | 第53-55页 |
| ·媒体设计 | 第55-56页 |
| ·交互设计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取得的成果 | 第59页 |
| ·研究不足 | 第59页 |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教育技术学导论》电子教材学习者体验访谈提纲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