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第一章 汉语动态助词“着”用法考察 | 第13-21页 |
| ·“着”的句法形式 | 第13-17页 |
| ·V着 | 第13页 |
| ·S+V着 | 第13-14页 |
| ·S1+S2+V着 | 第14页 |
| ·S+V着+O | 第14-15页 |
| ·S+V1着+V2+O | 第15页 |
| ·S+V1着+(O)+V2 | 第15页 |
| ·S+V1着+V1着, (S)+V2 | 第15-16页 |
| ·V着+X | 第16页 |
| ·A+着 | 第16-17页 |
| ·汉语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与蒙古语相关形式的比较 | 第17-21页 |
| ·汉语动态助词“着”在蒙古语表达形式 | 第17-20页 |
| ·蒙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际使用状况 | 第21-32页 |
| ·蒙古国学生习得动态助词“着”的调查报告及其分析 | 第21-22页 |
| ·调查对象 | 第21页 |
| ·调查方式 | 第21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1-22页 |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2页 |
| ·动态助词“着”调查问卷偏误分析 | 第22-29页 |
| ·看图描述内容部分分析 | 第22-23页 |
| ·蒙汉翻译部分分析 | 第23-26页 |
| ·判断正误题部分分析 | 第26-28页 |
| ·用“着”“了”填空部分分析 | 第28-29页 |
| ·偏误成因分析 | 第29-32页 |
| ·从语言角度分类 | 第29-30页 |
| ·从教学法的角度分类 | 第30-31页 |
| ·在蒙古国汉语课堂上教师用的语言和教学方法的原因 | 第31页 |
| ·在蒙古国使用的汉语教材原因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教学方法及对策 | 第32-34页 |
| ·加强对蒙古国汉语教学的研究 | 第32页 |
| ·改进教学方法 | 第32-33页 |
| ·教材的改进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 | 第37-40页 |
| 谢辞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