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一、序言 | 第5-1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5-6页 |
1.历史学科本质之视角 | 第5-6页 |
2.历史课中现代公民教育追求 | 第6页 |
(二) 论文内容的组成 | 第6-7页 |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在史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 第7页 |
(四) 文献梳理 | 第7-9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9页 |
(六)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二、史学理论在中学史料教学中的价值 | 第10-14页 |
(一) 史料的选择、甄别与运用的灵魂是史学理论 | 第10-12页 |
(二) 深入有效的史料教学活动必须有史学理论为支撑 | 第12页 |
1.史料教学的组织与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史学理论的支撑 | 第12页 |
2.史料教学要达到的公民教育目标需要史学理论的支持 | 第12页 |
(三) 中学史料教学过程中对史学理论的选择 | 第12-14页 |
三、客观主义史学之史料批判思想与史料教学 | 第14-25页 |
(一) 客观主义史学的基本思想 | 第14-17页 |
(二) 史料批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第17-25页 |
1.案例一——"波士顿大屠杀的真相——对托马斯.普雷斯顿上尉的审判" | 第17-22页 |
2.案例二——"三角定位法的使用"(教学设计与试题设计) | 第22-25页 |
四、年鉴学派之跨学科理解与史料教学 | 第25-35页 |
(一) 年鉴学派史学的基本精神 | 第25-27页 |
(二) 跨学科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第27-35页 |
1.案例一——"生态变化与困顿中的帝国"(试题与教学设计) | 第29-32页 |
2.案例二——"分层化思考与简单数学模型的引入"(教学设计) | 第32-35页 |
五、科林武德之"神入"思想与史料教学 | 第35-42页 |
(一) 柯林武德的"神入"思想 | 第35-38页 |
(二) 柯林武德的"神入"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第38-42页 |
1.案例一——"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试题设计) | 第38-39页 |
2.案例二——"通过具体的历史回忆中回归真实" | 第39-40页 |
3.案例三——"通过丰富、多角度的史料加深对对人类行为理解与领悟" | 第40-42页 |
六、后现代史学思想视域下的史料教学 | 第42-56页 |
(一) 后现代思潮对史学的影响 | 第42-45页 |
(二) 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史料教学案例 | 第45-56页 |
1.案例一——历史中的多面性(试题与教学设计) | 第46-48页 |
2.案例二——民主与多元化:肯定性行动在加州 | 第48-56页 |
七、结论与反思 | 第56-58页 |
(一) 结论 | 第56-57页 |
(二) 反思 | 第57-58页 |
八、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九、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