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论蒙古族歌唱家金花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6页
 一、选题原因第11页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三、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及其艺术家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 已出版的鄂尔多斯民歌集第12-13页
  (二) 研究鄂尔多斯传统音乐的论文和专著第13-14页
 四、资料来源第14-15页
  (一) 前人所搜集的相关资料第14页
  (二) 专家学者们的理论研究成果第14页
  (三) 蒙古族歌唱家金花演唱的音像资料第14页
  (四) 实地采访资料第14页
  (五) 有关民族声乐的理论著作第14-15页
 五、研究方法第15页
 六、难点和创新第15-16页
第一章 金花的生平及其从艺之路第16-20页
 一、生平简介第16页
 二、从艺之路第16-20页
  (一) 马背民族,塞上歌第17-18页
  (二) 戈壁传情,技艺精第18-20页
第二章 金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20-26页
 一、内蒙古地区传统音乐的界定第20-21页
 二、鄂尔多斯传统音乐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21-22页
 三、鄂尔多斯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第22-23页
  (一) 保守性与开放性巧妙结合第22-23页
  (二) 民歌与民俗紧密相连第23页
  (三) 广泛的群众基础第23页
  (四) 歌舞相伴第23页
 四、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研究第23-26页
  (一) 关于概念第23-24页
  (二) 关于产生时间第24页
  (三) 关于题材第24页
  (四) 关于功能第24-26页
   1、审美功能第24-25页
   2、民族感应功能第25页
   3、道德规范功能第25页
   4、社会凝聚功能第25页
   5、形态特征第25-26页
第三章 金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的技艺特征第26-45页
 一、对传统鄂尔多斯短调演唱技艺的继承与创新第26-28页
  (一) 民间艺人演唱艺术研究第26-27页
   1、敖登巴尔第26页
   2、扎木苏第26-27页
  (二) 前辈歌唱家对金花演唱艺术的影响第27-28页
 二、对金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的演唱技巧研究第28-45页
  (一) 金花演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基本演唱技巧第28-34页
   1、气息的控制第28-29页
   2、声门的调整与喉结的稳定第29页
   3、共鸣腔体的适度协调第29-32页
   4、鄂尔多斯方言的运用第32-34页
  (二) 金花演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特殊演唱技巧第34-40页
   1、柴如拉乎唱法技巧第34-36页
   2、润腔演唱技巧第36-37页
   3、甩腔演唱技巧第37-40页
  (三) 金花演唱风格的“民族”与“美声”因素第40-41页
  (四) 金花代表性曲目探析第41-45页
第四章 金花对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艺术的贡献第45-47页
 一、文艺使者轻骑兵第45页
 二、业余化——专业化第45-46页
 三、生活化——舞台化第46页
 四、单一化——系统化第46-47页
第五章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传承第47-56页
 一、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传承方式与途径第47-48页
  (一) 家族传承第47页
  (二) 师徒传承第47-48页
  (三) 社会民俗活动传承第48页
 二、金花传承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方式与途径第48-56页
  (一) 以媒体传承为辅助第49页
  (二) 以演唱蒙古族创作歌曲为中心第49-55页
  (三) 以培养民歌演唱者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音乐文化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
下一篇:基于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兼论蒙古族音乐幼儿教育资源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