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企业人才流失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第一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4页 |
第二节 公平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双因素理论 | 第15页 |
第四节 领导方式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企业人才流失相关问题 | 第17-21页 |
第一节 人才,企业人才与企业人才流失 | 第17-19页 |
一、人才 | 第17页 |
二、企业人才 | 第17-18页 |
三、企业人才流失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 第19页 |
第三节 企业人才流失的代价 | 第19-21页 |
一、成本上的损失 | 第19页 |
二、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绩效 | 第19页 |
三、人才流失削弱企业竞争力 | 第19页 |
四、人才流失打击了其他员工的士气 | 第19-20页 |
五、人才流失会挫伤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 第20-21页 |
第四章 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诱因分析 | 第21-31页 |
第一节 薪酬福利 | 第21-22页 |
一、企业薪酬机制缺乏外部公平性 | 第21页 |
二、企业薪酬机制缺乏内部公平性 | 第21-22页 |
三、企业薪酬机制缺乏个体公平性 | 第22页 |
第二节 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机会 | 第22-23页 |
一、没有建立职业发展通道 | 第22页 |
二、缺乏公平合理的晋升制度 | 第22-23页 |
三、员工创业动力很强 | 第23页 |
第三节 绩效考核体系 | 第23-24页 |
一、绩效考核结果无反馈 | 第23页 |
二、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 第23页 |
三、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 | 第23-24页 |
四、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 | 第24页 |
五、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 第24页 |
第四节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 第24-28页 |
一、让员工不适应的领导风格 | 第24-25页 |
二、领导对员工缺少沟通和激励 | 第25页 |
三、领导在选才用人时走入心理误区 | 第25-28页 |
第五节 企业文化 | 第28页 |
一、企业文化缺乏一致性 | 第28页 |
二、盲目照搬知名企业文化建设 | 第28页 |
三、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接受者而不是建设者 | 第28页 |
第六节 工作压力 | 第28-29页 |
一、来自领导的过高绩效期望 | 第29页 |
二、工作量安排不合理 | 第29页 |
三、工作压力无法释放 | 第29页 |
第七节 人际关系 | 第29-31页 |
一、员工之间的关系 | 第30页 |
二、员工与主管的关系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企业如何用制度留人 | 第31-38页 |
第一节 建立企业内部人才流动制度 | 第31-33页 |
一、内部跳槽制度 | 第31页 |
二、晋升制度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建立有效的招聘和岗位匹配制度 | 第33-34页 |
一、分析应聘者的求职动力 | 第33页 |
二、根据应聘者的职业倾向进行岗位匹配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 第34-36页 |
一、建立关键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二、绩效评估的实施 | 第35-36页 |
三、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 第36页 |
第四节 建立合理的培训体系 | 第36-38页 |
一、企业培训应避免走入以下误区 | 第36-37页 |
二、如何建立合理的培训体系 | 第37-38页 |
第六章 企业如何用精神留人 | 第38-41页 |
第一节 塑造企业精神文化,实现精神文化留人 | 第38-39页 |
一、宣传要到位 | 第38页 |
二、引导要及时 | 第38页 |
三、管理者要身体力行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加强管理队伍的学习,提升其管理水平 | 第39-41页 |
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人才 | 第39-40页 |
二、有效管理“问题”员工 | 第40-41页 |
第七章 企业如何用待遇留人 | 第41-44页 |
第一节 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的战略协同 | 第41页 |
一、建立基于科学的职位分析基础上的岗位体系和工资体系 | 第41页 |
二、建立绩效奖金体系 | 第41页 |
三、建立薪酬调整体系 | 第41页 |
第二节 提高薪酬满意度的策略 | 第41-44页 |
一、员工的公平管理 | 第41-42页 |
二、确保企业的薪酬水平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 第42页 |
三、绩效评估 | 第42页 |
四、增加员工的内在报酬 | 第42页 |
五、将收入与技能挂钩 | 第42页 |
六、增加沟通交流 | 第42页 |
七、薪酬发放方式 | 第42-4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页 |